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的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和所知道的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的保险柜打开并取走现金3万元。之后,甲伪造作案现场,声称失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8/2/18)
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的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和所知道的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的保险柜打开并取走现金3万元。之后,甲伪造作案现场,声称失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8/2/18)
admin
2021-01-31
38
问题
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的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和所知道的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的保险柜打开并取走现金3万元。之后,甲伪造作案现场,声称失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8/2/18)
选项
A、甲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应认定为盗窃罪
B、甲虽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也不属丁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故应认定为侵占罪
C、甲将自己基于职务保管的财物据为己有,应成立贪污罪
D、甲实际上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
答案
C
解析
区分贪污罪与侵占罪、盗窃罪、诈骗罪的关键是看是否利用职务便利。不利用职务便利的侵吞、窃取、骗取构成侵占罪、盗窃罪、诈骗罪,利用职务便利的侵吞、窃取、骗取构成贪污罪(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便利)或职务侵占罪(利用公司、企业、单位等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便利)。
本案中甲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负有保管保险柜中国有财物的职责,由于其对保险柜具有独立的控制权。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将自己监管下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就属“利用职务便利”的监守自盗,利用钥匙和密码或者用铁棍打开只是具体方法的差异,作为财物管理人的本人均知情真相,故不属盗窃(要求趁物主、管理人不在场、不注意)、诈骗(要求物主、管理人产生错误认识),而系侵吞或其他手段,构成贪污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j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积怨较深,一日甲见到乙被人砍伤在路边,奄奄一息,但未死亡,甲未采取任何措施而走开。后乙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甲预谋前往乙处杀害乙,但到达后,发现乙处有人,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某村村民蔡某常年上访,村委会不胜其扰。一次村委会开会时,五位村委会成员甲、乙、丙、丁、戊一致同意杀死蔡某。第二天傍晚。甲、乙、丙、丁、戊五位村委会委员在村口将上访回来的蔡某杀死后埋掉。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豹?()
下列哪一主体不能构成单位犯罪?()
下列哪一情形成立累犯?()
张某与李某是邻居,二人因为琐事发生争执最后互相打斗。张某被打成为轻微伤。由此张某记恨在心。为讨回公道,便趁李某不在的时候将李某的儿子骗到自己家里,喂其吃了安眠药。然后恐吓李某,要李某赔偿他之前就医的花费以及精神损失费,不然就对李某的儿子不利。李某见张某迁怒
关于私分国有资产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哪些情形构成“入户抢劫”?()
某甲采用黑客技术盗取某乙的社交网络账号、密码等信息。并将窃取到的相关数据存放在其租用的服务器中,并将盗取到某乙的个人信息等相关数据放在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上进行售卖,获利6000元。下列哪些地区的法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
某甲因犯强奸罪被A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判决生效后被送至B县监狱服刑。其间,某甲越狱脱逃,并在C县抢劫某乙人民币50元,后被捕获。请问,下列关于本案管辖的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刺激肝脏合成酯酶抑制因子以减少血管性水肿发作次数的药物是
Tonywasveryunhappyfor______totheparty.
唾液腺黏液囊肿好发于
白僵蚕具有的功效是
下列情况中哪些行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某综合楼工程项目的施工,经当地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施工,公开招标。招标工作主要内容确定为:①成立招标工作小组;②发布招标公告;③编制招标文件;④编制标底;⑤发放招标文件;⑥组织现场踏勘和招标答疑;⑦投标单位资格审查;⑧接收投标文件;⑨
某汽车制造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4月进口汽车配件一批,海关审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144万元,进口汽车配件的关税税率为10%。该汽车制造厂2015年4月进口汽车配件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万元。
依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关于委托书授权不明的民事责任,正确的选项是:
刺激泛化是指条件作用的形成使有机体习得了对某一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行为,因此也就可能对类似的刺激做出同样的行为反应。刺激分化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RT显示器显示西文字符时,通常一屏最多可显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