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2014年真题)试论刑法中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2014年真题)试论刑法中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admin
2015-07-03
38
问题
(2014年真题)试论刑法中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选项
答案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是: (1)行为人有避险的认识和目的。行为人应认识到危险正在发生,且只能用紧急避险的方法排除该危险;行为人避险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2)合法权益遭受危险。危险是指某种有可能立即对合法权益造成危害的紧迫事实状态,其来源包括自然的力量、动物侵袭、非法侵害和人的生理、病理过程。该危险是客观存在的,而非主观假想的。 (3)危险正在发生或迫在眉睫,对合法权益形成了紧急的、直接的危险。如果危险尚未出现或者已经结束,行为人实施所谓的避险行为,则属于避险不适时。 (4)紧急避险的对象是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这是紧急避险的对象条件。紧急避险是为了保全一方的较大合法利益而不得不损害另一方较小的合法利益。 (5)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这是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而不能等于或者大于所避免的损害。 (6)紧急避险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这是紧急避险的限制条件。不得已是指找不到其他合法方法可以排除危险。紧急避险是以牺牲较小利益的方式保全较大利益,只要有其他办法能避免危险,就不必采取牺牲某种利益的方法。 (7)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这是紧急避险的特别例外限制条件。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tx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
必要的共犯,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以三人以上的共同犯罪行为作为犯罪构成的犯罪。 ( )
无意识的危害社会的动作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 )
罪责自负、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 )
追诉期限从______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______起计算。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______犯罪,可以______、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______。
下列犯罪中,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的是( )。
关于抵押权的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消防系统安装的主要工作内容不包括()。
Herpesvirus
24岁男性司机,1年多以来开车转弯时,总疑心碰到了其他车辆,明知不可能,但总是控制不住这样想,因而常停车检查自己的汽车有没有擦痕。该症状属于
硬肿症的病机为
无症状性细菌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具有的保证率为()。
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基本特征有()。
()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肌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现的”。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
棕熊对于()相当于()对于迁徙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