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1855年,瑞典人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现在用的火柴盒侧面一般涂上红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头上由氯酸钾、二氧化锰(MnO2)和三硫化二锑(Sb2S3)组成的引火药。划火柴时,火柴头蹭一下盒外侧,由于摩擦生热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引燃三硫化二
1855年,瑞典人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现在用的火柴盒侧面一般涂上红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头上由氯酸钾、二氧化锰(MnO2)和三硫化二锑(Sb2S3)组成的引火药。划火柴时,火柴头蹭一下盒外侧,由于摩擦生热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引燃三硫化二
admin
2013-06-29
38
问题
1855年,瑞典人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现在用的火柴盒侧面一般涂上红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头上由氯酸钾、二氧化锰(MnO
2
)和三硫化二锑(Sb
2
S
3
)组成的引火药。划火柴时,火柴头蹭一下盒外侧,由于摩擦生热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引燃三硫化二锑,使氯酸钾受热放出氧气,帮助火柴梗燃烧得更旺。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火柴燃烧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这主要是______气体的气味。
选项
答案
二氧化硫
解析
分析题目所给信息,火柴上的物质有磷、碳、氯酸钾、二氧化锰、三硫化二锑。摩擦磷会自燃,所以有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引燃了三硫化二锑,所以也有三硫化二锑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氯酸钾加热放出氧气,所以有氯酸钾[*]化钾+氧气;此外,火柴梗是木质的,所以有碳+氧气[*]二氧化碳。系列反应的起点应由摩擦引起红磷自燃而起,所以红磷的着火点最低。红磷自燃后,引起三硫化二锑燃烧,之后氯酸钾分解,从而因放出氧气而使火柴梗燃烧得更旺,可知木炭着火点比三硫化二锑高。由几种可燃物的组成推断,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三硫化二锑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CE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化学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化学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说课是教学研究活动中的一个基础环节,也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常规性内容,以《美国内战》为例,设计一篇说课的教材分析和课程导入。
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种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把()等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以传递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是农业的命脉,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几题。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推动了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该水利工程位于()。
谈话法作为历史教学的一种方法,应用的场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这里所讲的“基本历史知识”不包括()。
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由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其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为推行“尼克松主义”
1934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修正海关出口税则中规定:果类、火柴、棉织物等88种产品免税,蛋类、油类等50种产品减税。由此可知,此次税则的修正()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仅次于毒品的第二大公害”。为此,近年来我国不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在全国范围展开声势浩大的打假斗争。国家各级质量监督部门之所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是因为()。
()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研究实施,标志着我国已经确定义务教育制度。
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需要完善的是()。
随机试题
以下对视频设备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下列药物既能抑制炎症反应,又能增强平滑肌β2受体反应性的是
下列不属于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七条,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证券市场一体化趋势明显,具体反映在( )方面。
《茉莉花》是江苏民歌。()
2003年6月份,“国房景气指数”达到107.04,比5月份上升0.76点,比去年同期上升2.39点。具体的各分类指数情况如下:6月份竣工面积分类指数为111.46,与5月份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7.42点。1~6月份,全国累计完成房屋竣工面积8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
Howoldistheyoungerbrother?
Minipresentation’—about6minutesInthispartofthetestyouareaskedtogiveashorttalkonabusinesstopic.Youhaveto
Theactthatthespeakerorwriteruseslinguisticformstoenablealistenerorreadertoidentifysomethingiscalle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