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为防止在校学生醉酒、酗酒。某高校出台“禁酒令”,禁止大学生聚餐、聚会时饮酒,规定学生聚餐前要填写书面申请,并在聚餐时辅导员必须全程在场。对此,有人表示赞同,但是有人认为学校管得太严。你怎么看?
为防止在校学生醉酒、酗酒。某高校出台“禁酒令”,禁止大学生聚餐、聚会时饮酒,规定学生聚餐前要填写书面申请,并在聚餐时辅导员必须全程在场。对此,有人表示赞同,但是有人认为学校管得太严。你怎么看?
admin
2017-05-26
46
问题
为防止在校学生醉酒、酗酒。某高校出台“禁酒令”,禁止大学生聚餐、聚会时饮酒,规定学生聚餐前要填写书面申请,并在聚餐时辅导员必须全程在场。对此,有人表示赞同,但是有人认为学校管得太严。你怎么看?
选项
答案
“酗酒有害”,高校出台“禁酒令”,无论是为净化校园风气,还是为学生身体健康、学习考虑,其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这种一禁了之的做法却并非上策。 一方面,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高校学生大多已成年,行为自主,对其应当予以尊重。对于能够自我控制、无碍大体的小饮,理应加以包容。中国的酒文化自古有之,所谓“席间无酒不成席”,社交过程中饮酒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能够活跃气氛、有益感情沟通。如果将饮酒权堵死,或许会适得其反,催生学生醉酒后外宿等现象.反倒滋生安全隐忧。 另一方面,从高校的角度来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地方,而非行政机关,面对学校中部分学生过量饮酒甚至酗酒的问题,高校应该采取更为先进的、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去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而不是如行政机关一般颁布一个禁令就了事,这样的做法只能关注“表面”,并不能从思想上真正提高学生的认识。 因此,我认为对于过度繁衍的校园酒文化,作为高校应该依循“堵不如疏”的良性思路,以思想教化、软性约束来纠正,引导学生适量饮酒则可。具体来说,一是高校可以发动学生组织进行如“适当饮酒,关爱身体”的宣传活动,或者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宣传、讲述酗酒的危害,让大学生从保护自我身心健康出发,自发戒酒。二是强调校纪校规,对酒后引发消极社会影响行为的进行严惩,让学生们提前在脑子里绷着一根弦,酒可以喝,但不能酗酒,更不能酒后闹事儿。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KL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面试题库事业单位考试分类
0
面试
事业单位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国家主席的职权主要有()。
关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5月26日在()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
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爆发出比平时更大的力量和产生更敏捷的反应,此时其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明显提高。()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从哲学角度理解“慎独慎微”,正确的是()。
国家工作人员甲与私人公司职员乙是夫妻,甲乙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300万元,其中200万元是甲受贿所得,其余款项甲乙仍不能说明来源,关于本案例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2019年10月19日,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在()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跨国公司作为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个渔夫带着一根鱼竿和一筐鱼。在路上遇到了两个人,一个人要一筐鱼,很快他就把鱼吃光了,后来就饿死了;另一个人要了鱼竿想到海边钓鱼,但是他还没有到海边就饿死了。请你谈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甲、乙两人从A地到B地,甲步行的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乙步行的速度为每小时5千米,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都是15千米。现在甲先步行,乙先骑车,两人同时出发,走了一段路程后,乙放下车步行,甲走到乙放自行车处改骑自行车,以后不断交替行进,两人恰好同时到达B地,则甲走
随机试题
A.周围神经炎B.二重感染C.血液系统损害D.肾脏损害E.过敏性休克
劳动生理学研究人在一定劳动条件下哪个方面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结论须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的有()。
均质土坝土料填筑压实参数主要包括()。
意大利堪称中小企业王国()
关于战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请论述社会影响的途径以及每条途径背后的心理机制。
设α,β是3维单位正交列向量,则二次型f(x1,x2,x3)=xT(2ααT+ββT)x的规范形为()
[2011年]设X1,X2,…,Xn为来自正态总体N(μ0,σ2)的简单随机样本,其中μ0已知,σ2>0未知,和S2分别表示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求参数σ2的最大似然估计;
在下列的SQL语句中,属于数据控制语句的是()。Ⅰ.CREATEⅡ.SELECTⅢ.UPDATEⅣ.GRANTⅤ.DROPⅥ.DELETEⅦ.ALTERⅧ.INSERTⅨ.REVOK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