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中,都有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内容,已经具有“公序良俗”的含义。2017年l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从民法基本
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中,都有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内容,已经具有“公序良俗”的含义。2017年l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从民法基本
admin
2019-11-22
69
问题
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中,都有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内容,已经具有“公序良俗”的含义。2017年l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从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确立了禁止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这一规定体现了
选项
A、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B、对传统民法上的公序良俗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C、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D、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
答案
A,B,C,D
解析
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性质、作用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礼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国就是通过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有机统一的,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故A、C、D三项均正确。而题干中的“从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确立了禁止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说明了对传统民法上的公序良俗原则的继承和发展,故B项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S9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维新运动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有()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
良好的社会风尚是人们在社会道德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社会文明状况是社会风尚的重要体现。各种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活动,就是要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良好的社会风尚有()
以下属于百日维新举措的有()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诉讼法》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诉讼活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包括()
下面关于改革创新重要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没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资源就不可能转变为现实的文化力量。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
随机试题
企业营销宏观环境中的政治因素有()
下列B受体阻断药中哪个兼有α受体阻断作用
货币供给是()的经济手段。
甲公司2013年至2015年与投资业务相关的资料如下。(1)2013年5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原股东A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A公司购买其所持有的乙公司80%的股权;以乙公司2013年5月31日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价值为基础确定股权转让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
A、 B、 C、 D、 D(2+3+3+0)÷2=4,(3+5+2+14)÷2=12,(2+4+4+6)÷2=8。
2011年第三季度,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月平均数是()。
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下列不适用不当得利的是()。
假设某种型号的螺丝钉的重量是随机变量,期望值为50克,标准差为5克.求:(Ⅰ)100个螺丝钉一袋的重量超过5.1千克的概率;(Ⅱ)每箱螺丝钉装有500袋,500袋中最多有4%的重量超过5.1千克的概率.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