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试卷二第3题)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试卷二第3题)
admin
2017-03-07
87
问题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试卷二第3题)
选项
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答案
D
解析
介入因素能否中断前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是因果关系这个知识点重点考查的内容。本题集中考查了介入被害人的行为的情形。
在行为人的行为介入了第三者或被害人的行为而导致结果发生的场合,要判断某种结果是否由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时,应当综合考虑:
(1)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则因果关系不中断;反之则中断。选项C即可从此角度判断。“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丙的高度危险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因果关系就不能中断。
(2)介入情况的异常性大小。如果介入情况不异常,是前行为通常甚至必然会导致的行为,因果关系就不中断。反之则中断。例如,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行为,导致乙身受重伤。乙前往医院途中,被丙驾驶的汽车撞死。此时,介入的丙的行为很异常(有同学可能说,被车撞死不异常。请问,每天在马路上走的有多少人,被车撞死的有多少人),而且由丙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乙的死亡,所以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就被中断,不再承认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
我们可以把介入情况的异常性大小分为四个等级:前行为必然导致介入情况、前行为通常导致介入情况、前行为很少导致介入情况、前行为与介入情况无关。从前至后,这四个等级对禁止溯及至前行为所起的作用依次递增。所谓“禁止溯及至前行为”即因果关系中断。
本题中,选项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甲这种行为通常都会导致被害人的灭火行为,所以“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就是前行为通常会导致的结果,介入情况不异常,所以因果关系不能中断。
选项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如果被害人住宅内有婴儿。乙这种行为通常(甚至必然)会导致“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而被烧死)”,所以因果关系也不能中断。
选项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这种行为通常并不会导致“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此时就属于“前行为很少导致介入情况”。被害人的死亡原因是被害人自己的异常的决定性行为。被害人死亡是被害人“自主且有意识的行为”导致的。因此丁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没有因果关系。故,本题只有选项D正确。
(3)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如果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的作用大,因果关系就中断;反之则不中断。例如,A以杀人故意对B实施暴力,导致B遭受濒临死亡的重伤。B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医生c存在轻微的过失。未能挽救B的生命。由于A的行为导致死亡结果的危险性大,而介入情况(轻微过失)对死亡结果发生的作用小,故应认定A的行为与B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介入因素是否属于行为人的管辖范围。被害人虽然介入了不适当的或者异常的行为,但是如果该异常行为是属于行为人的管辖范围之内的行为,仍然能够肯定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在深水池与浅水池没有明显区分的游泳池中,教练员没有履行职责,不会游泳的练习者进入深水池溺死的,教练员的行为与练习者的死亡结果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参见张明楷:《刑法学》(第4版),第186页]。
对这四方面的因素要综合考虑,片面的考虑可能得出不合理的结论。例如,选项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如果仅仅考虑介入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会认为由于被害人是被后面的车轧死的,介入因素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因此因果关系中断。但是,如果同时考虑介入因素的异常性大小,就会发现:虽然介入因素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但是这一介入因素是行为人的行为通常乃至必然会导致的。因此。应当肯定丙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因果关系。
陷阱点拨:本题可以从基本原理上总结如下:(1)如果介入的第三者或被害人的行为是行为人的行为通常乃至必然会导致的行为,则不能否认结果与前行为的因果关系。其典型如选项A、B、C。(2)如果第三者或被害人的行为是行为人的行为通常不会导致的行为,则否认结果与前行为的因果关系。其典型如选项D。此时,被害人的行为是其自由且有意识的行为,所以,前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中断。此即禁止溯及理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Wy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王某原系某市公安局副局长,利用到国外出差的机会滞留境外长期不归,一年后王某加入该国的间谍组织,后来回国执行该间谍组织任务时被我国家安全机关抓获,对王某的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肖某(女)是某幼儿园教师,在上室外课时,见儿童王某一直追打儿童周某,肖某屡次训斥王某,王某仍然追打周某,肖某恼怒中顺手将王某扯开,王某打了个趔趄摔倒,头部恰好撞上石阶的破口锐角上,致使头破血流,因神经受压而死亡。关于肖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需要符合什么条件?
2007年7月,普天电子公司为了扩展公司业务计划和已上市的国星电脑公司以及职业投资人李某共同设立一家有限合伙企业。为顺利实施这一计划,该公司向律师王某进行了咨询,王律师的下列意见哪些是错误的?
下列事实中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有:
王某驱使耕牛犁田。途中耕牛突然发狂冲向路人,李某为躲避疯牛而踏入路旁张某家的菜园,致使菜园中的蔬菜秧苗受损。张某将李某诉至法院,法院根据《侵权责侄法》第78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之规定,判决李某无需承担责任,而
张某是经中国的劳务公司培训并前往日本务工的家政服务人员,在日本工作期间,由于劳动报酬、劳动权利等问题引发争议,后在中国某法院涉诉,关于该案的法律适用,正确的有:
赵某及其好友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成年后加入了打工的行列。2012年9月他们一行16人来到同城公司,成为一位农民工。到2013年12月,临近新年,他们一行人欲返乡过年,向老板讨要工钱。老板一直以各种理由拖欠不给,使他们一行人生活陷入困境。请回
清代经过秋审后,某死刑犯甲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是,某甲是其家族三代单传的唯一的儿子,尚有父母需要奉养,这时,司法官如何解决?()
法律移植在不同的情形具有不同的类型,其一般包括:()
随机试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理性蛋白尿的有()(2009年)
A.阿卡波糖B.胰岛素C.格列美脲D.比格列酮E.二甲双胍属于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因子受体1激动剂的是
A.DNA分析B.血浆游离氨基酸分析C.尿三氯化铁试验D.尿生物蝶呤分析E.干血滴纸片法儿童苯丙酮尿症初筛选用的方法是
婴幼儿慎用()
按照保险合同所保护的内容划分,保险合同分为财产保险合同和()。
某企业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1)期初产成品存货50件,本期投产250件,期末完工200件,本期销售150件;(2)期初产成品单位存货成本30元,其中:单位材料成本15元,单位人工成本12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8元;另外
教师从事教育专业的态度、价值观、兴趣、自我意识等称为教师的教育概念。()
有一天,三年级二班的王小明同学在自习课上大声喧哗,不仅不听值日学生干部的制止,反而反唇相讥,值日干部要将这位学生拉到讲台前站着,结果两人闹别扭,在教室大吵大闹,大有兵戎相见之势。这时班主任进入教室。见到这种状况并没有立即批评他们,而是咳了一声,同学们见了班
下列选项中属于西周的小学和乡学共同的学习内容的是
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表述正确的()(2016年一法综一第14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