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1931年6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令教育部执行《确定教育设施趋向案》,其中规定:“必须根据总理恢复民族精神之遗训,加紧实施,特别注重于刻苦勤劳习惯之养成与严格的规律性之培养。”同年7月,教育部通令全国各学校悬挂“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横匾,一律蓝底白字,以启迪道德
1931年6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令教育部执行《确定教育设施趋向案》,其中规定:“必须根据总理恢复民族精神之遗训,加紧实施,特别注重于刻苦勤劳习惯之养成与严格的规律性之培养。”同年7月,教育部通令全国各学校悬挂“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横匾,一律蓝底白字,以启迪道德
admin
2019-04-11
61
问题
1931年6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令教育部执行《确定教育设施趋向案》,其中规定:“必须根据总理恢复民族精神之遗训,加紧实施,特别注重于刻苦勤劳习惯之养成与严格的规律性之培养。”同年7月,教育部通令全国各学校悬挂“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横匾,一律蓝底白字,以启迪道德,涵养品性。这一系列的措施是
选项
A、训育制度
B、军训制度
C、整饬学风
D、施行导师制
答案
A
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建立训育制度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严格管理。1929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实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所制定的《中小学训育主任办法》,设立训育主任和训育人员,专事考查学生的思想、言论和行动,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施行训育制度。1930年10月,教育部批准上海教育局拟定的《中学训育暂行标准》和《小学训育暂行标准》。1931年6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令教育部执行《确定教育设施趋向案》,关于学校训育规定:“各级各类之训育,必须根据总理恢复民族精神之遗训,加紧实施,特别注重于刻苦勤劳习惯之养成与严格的规律性之培养。”同年7月,教育部通令全国学校悬挂“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横匾,一律蓝底白字,以启迪道德,涵养品性。后来还要求依其精神制定本校的校训、校歌。从实施训育制度起,国民政府历年颁布有关训育的法令法规多达数十个,详细规定训育的实施。因此,答案为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7r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在桑代克的试误学习实验中,一只在一个笼子中经过训练能够迅速逃出的猫被放入到另一个笼子中,该猫能不能迅速逃出,取决于
下面哪个不是苏格拉底方法的局限?()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标志着教育学达到了科。学倦水平。
把教育方针规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献是()。
被视为是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的教育法案是
新学期开始不久,小学二年级一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发现豆豆每天上课都“看天儿”,沉默不语,有时甚至躲在角落里哭泣。在整理学生档案的过程中,王老师发现豆豆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且快过生日了。在豆豆过生日的那天,班主任老师带豆豆回家,并给豆豆买了蛋糕,还做了丰盛的菜肴。
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1道题的成绩计分。Ⅰ.举例说明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Ⅱ.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对某所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商测验,并根据智商测验的成绩对其进行了分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的20%,称为
材料:小欧是班上的一名体育特长生,他性格外向,身体强壮,在运动方面特别有天分,因此被体育老师选人学校的田径队训练。但他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却特别不用功,经常拿训练做借口,动不动就迟到和早退,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班主任俞老师对此非常担心,怕他因此荒废了学业,有一
《革命军》是清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篇战斗檄文,其作者是()。
随机试题
有关苯甲酸防腐剂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某企业将采购的一批产品中的若干产品检测数据绘制成直方图,测量方法和数据无误,结果直方图呈锯齿型,其原因在于()。
出土于河南()的后母戊大方鼎举世闻名,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优化的行政领导群体结构有利于发挥行政领导者群体的整体功能。()
以太网的拓扑结构是()。
What’sthemainpurposeofthistalk?
Mandy’sfavoritepastimes(消遣)suggestthat________.AllthemembersatSt.Martin’sseem________.
A、Note-takingonpaperisbetterforconceptualunderstanding.B、Note-takingonpaperenablesstudentstowriteeverything.C、No
A、Researchersshowgreatinterestinthis.B、Fewdriversknowthedangersofaccidents.C、Expertswanttowarndriversofthei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