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赋税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赋税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
admin
2015-08-04
106
问题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赋税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
选项
答案
唐中后期,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大量逃亡,使得唐政府系之于丁身的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了。为了整顿赋税制度,保障中央政府获取足够的税收以应付安史之乱后的新形势,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做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即两税法:①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②“量出以制人”,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③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九等征钱,户等高的征钱多,户等低的征钱少。④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纳税的田亩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垦田数为准。⑤对不定居的行商按三十分之一征税(后改为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大致均等。⑥无论户税和地税,均按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因为夏秋两征,故名两税法。 两税法的实施,简化了税制,使得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并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两税法的实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土地兼并更加严重;由于“量出以制人”,致使税额不断增加,且后来两税之外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绢帛交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钱重物轻”的现象,致使纳税者的实际负担增加。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实行了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募役法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募役的费用,由管辖区内的主户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原来有差役负担的人家所交纳的,叫做“免役钱”;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官户、寺官户等也都得按照户等出“助役钱”。方田均税法,是在对土地进行丈量清查的基础上,将田地的亩数、主人姓名、土地好坏一一登记上册,并按土地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率高低。这项法令对大量隐瞒田地的豪强地主不利,遭到他们的反对,因此丈量工作进展很慢,仅仅在华北平原和关中盆地的五路进行过,以后便停顿下来。 明初,赋税以土地为对象征收的,按田亩计算。役是以人为对象征派的。按户所征派的役,叫做里甲,按丁所征派的役,叫做均徭。而在征收的内容上,主要是征收实物和劳役。明中叶以后土地兼并猛烈,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旧的赋役制度已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条鞭法便应运而生了。嘉靖十年(1531)局部地区就出现了一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把一条鞭法推向全国。主要内容有:①田赋折银征收。田赋中除政府所需要征收的米、麦实物外,其余所有实物均折银征收。②徭役折银上纳。所有名目的徭役,皆折成银两。原来,各种名目的徭役主要由人丁负担,现在改为按人丁和田粮两者摊派。至于摊派的比例,由于各地和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地、因时表现出较大差异:有的地方以田为主,以丁为助;有的地方以丁为主,以田为辅;有的地方丁、田平均摊派;个别地方也有全部摊人田亩的。但不管程度如何,徭役摊人田赋的趋向是一致的。改革以后必须的诸役负担,由官府雇人承应。即“一岁之役,官为佥募”。③赋、役银合并征收。将田赋银和由丁、田共同承担的徭役银合并征收。④赋、役银合并后,直接交与地方官府,即“丁、粮毕输于官”,再由官府用银雇人应役。 统一赋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漏税;将力役部分摊入田赋,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并且赋役一概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清初赋役的征派仍以地亩、人丁为依据。由于官僚豪绅隐匿土田和下层百姓的流移,地亩、人丁的确切数字总是难以查清。特别是随着地权的日益集中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丁役或丁役货币化的丁银便成为广大贫民的沉重负担,不断引发百姓逃亡,直接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便对传统的按丁征税的办法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了一条鞭法,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制度。摊丁入亩的实行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清廷宣布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税为准,以后额外增丁,永不加赋。第二步,实行摊丁入亩,也叫地丁合一,即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税银,而是把固定下来的丁税额摊到地亩上。具体办法是,把各省丁税原额分摊在各州、县的土地上,每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称为“地丁银”。同时,将地丁支出之处的匠班银、市丁银等其他赋役也合并在田赋中征收。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摊丁入亩”终于在全国得以推行,从而完成了中国赋役史上的又一次大的变革。摊丁入亩的实行,使历来实行的二元税制度变成单一的土地税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CT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讨论有关经济增长的问题。(1)请指出经济增长的源泉有哪些,并说明促成人均GDP增长的动力是什么。(2)中国已经经历了持续29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请利用经济增长理论和GDP核算理论(3)是总供给方面的因素还是总需求方面的因素促进了经济增长?
假设证券价格s遵循几何布朗运动,即ds=μsdt+σsdz。请运用无套利方法推导Blake-Scholes微分方程,并简要说明Blake-scholes微分方程蕴涵的风险中性定价思想。
马克思的《资本论》坚持客观价值论,认为商晶价值是凝结在商晶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由供给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西方经济学是主观价值沦,认为钻石的价值高于大米是因为它的效用更大,商品价值是由需求方的边际效用所决定。问:你认为上述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请用经济学
反映俄罗斯早期历史的编年史是
林彪在()会议的讲话中大讲“天才”问题,继续坚持设国家主席。
十三行
材料一: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日役,四日杂徭。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鲍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二斤,皆书印焉。凡丁岁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
《皇舆全览图》
《色佛尔条约》
《齐民要求.序》中写道:“今采摭经传,爰及歌谣,洵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农耕,终于醯醢(酱醋),资生之靡不毕书书;号日《齐民要术》……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段材料表明作者()。①采取古今资料的编撰原则②
随机试题
对固定制造费用编制预算,主要是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采用()
Theyfailedtopasstheexamlasttime;Iregretted______,
当贷款综合风险度超过()时,为高风险贷款。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性质的经济组织。
国际上对资产评估报告的分类一般包括()。
某外商投资企业2006年度账簿上记载全年销货收入净额3000万元,兼营宾馆业务收人1000万元,但宾馆业务收入和销货收入在会计核算上不能划分清楚,全年发生交际应酬费20万元,则该企业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交际应酬费为()万元。
()年,西递、宏村景区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魅力名镇”。
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了2011年的近7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时期,因此
视图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依赖于______。
【B1】【B4】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