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2题,单选)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2题,单选)
admin
2017-11-24
57
问题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2题,单选)
选项
A、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
B、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C、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
D、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
A项:依照客观归责理论,当风险归第三人时,不可归责于第一行为人。甲的重伤行为属于故意伤害罪的行为构成,甲在客观上也只是为故意伤害罪的行为承担责任,不会为他人的盗窃罪承担刑事责任,即使他人利用了甲故意伤害的结果。故A选项错误。
B项:李某跳江,并不是被害人在面对多个选择时有意选择对自己而言相对不利的选项,即并非被害人故意自危从而不得归责于第一行为人的情况。李某是被追杀行为逼迫,无奈之下选择了对自己而言更有存活机会的一种方式。被害人故意自危可以隔断因果关系,被害人没有故意自危时不能隔断因果关系。故B选项错误。
C项:风险归职业承担者管控时,不可归责于第一行为人。石某的死亡是由交警的指挥不当造成,由交警承担责任,不由醉驾的丙承担责任。故C选项正确。
D项:被害人在行为人的作用力下行为,同时由于过失而造成的结果,不阻断第一行为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故D选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a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市质监局发现一公司生产劣质产品,查封了公司的生产厂房和设备,之后决定没收全部劣质产品、罚款10万元。该公司逾期不缴纳罚款。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司考2012.2.48)
行政机关对于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时,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可采取的措施是()
甲钢厂因污染环境受到环保局的以下处理:(1)责令限期治理;(2)罚款1万元;(3)赔偿受污染村民损失2万元。其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有()。
海天县渔政管理站对甲超出捕捞许可证指定的范围设网捕鱼进行处罚,但宣告处罚决定书时甲不在场,县渔政管理站应()。
关于人民法院应如何适用变更判决表述正确的是()。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进行处罚时不使用罚款没收财物单据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门制发的罚款、没收财物单据的,当事人()。
某乙为一待业青年,某日与朋友在饭店喝酒,因心情不顺喝得大醉,结账的时候,对结账服务员丙污言秽语,丙忍无可忍,驳斥了几句,乙便动手打了丙几个耳光,在众人的强行阻止下,事态才未进一步发展。事后,丙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经调查,以违反治安管理为由,决定对乙处以
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程序,错误的有()。
甲是某市公路管理局局长,某建筑承包商夏某找到甲的情妇乙,请乙在承包某路段的工程上帮忙,并表示可以按照工程款的5%共100万元提成给乙,乙满口答应。乙求甲设法把工程给夏某,甲看在乙的面子上,利用其职权令负责此项目的工作人员丙违反规定,帮助夏某承揽到该路段工程
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WhatdoestheBritishParliamentconsistof?
男性,24岁,间歇性上腹痛3年,近日腹痛加重,伴呕吐,呕吐物量多,为隔日食物。查体:上腹部有振水音。最可能的诊断是:()
若病人血氨升高,其原因可能有
手外伤时,检查桡动脉、尺动脉通畅和相互吻合的试验是
男,24岁农民,在乡村医院诊为急性阑尾炎,经保守治疗5天不见好,出现寒战、高热黄疸而转送我院就诊。应警惕阑尾炎合并
7月,马使役后突然发病,证见高热,大汗,口渴喜饮,口津干燥,口红眼赤,舌苔黄燥,脉洪大。该病的治法是
某公司出口货物一批,原报价为每公吨2,000美元CIFC3%科威特,客户要求改报CFRC5%科威特价。查原报价保险险别为水渍险并附加钩损险,其费率分别为0.8%和0.4%,按CIF价加一成投保。试计算CFRC5%科威特价。
下列各项中,属于期望投资报酬率的构成内容的有()。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题。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季度,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68202件,同比下降29.98%。其中立案查处案件49654件,同比下降32.26%;案件总值33.57亿元,同比下降21.26%
党的十九大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这一战略安排()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