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继续进行下去,而行为人误认为不能,因而停止犯罪行为的,应当认定为( )。
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继续进行下去,而行为人误认为不能,因而停止犯罪行为的,应当认定为( )。
admin
2020-12-30
12
问题
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继续进行下去,而行为人误认为不能,因而停止犯罪行为的,应当认定为( )。
选项
A、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
答案
C
解析
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继续进行下去,而行为人误认为不能,因而停止犯罪行为的,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而非犯罪中止。反之,即使客观上存在某种对犯罪继续实施和完成起阻碍作用的不利因素,只要行为人认为能够完成犯罪而放弃犯罪的,行为人成立犯罪中止而非犯罪未遂。在犯罪中止的判断过程中,是以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作为判断标准的,而与客观情况如何无关。本题C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tV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06年单选18)下列情形中,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是()。
(2014年单选33)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但未约定货物价格。在乙公司交货时,双方就货物价格发生争议,且未能达成补充协议,也无法按照合同条款或者交易习惯加以确定。根据合同法规定,货物的价格应()。
甲、乙二人驾驶摩托车夺取吴某挎包,因车速过快将吴某带倒,致其重伤。甲、乙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3年真题)甲在被羁押期间,得知同监舍的乙(因聚众斗殴被刑事拘留)掌握乙的同案犯丙曾经人室抢劫杀人的情况,就将这一线索报告给看守所警察,并设法说服乙揭发了丙抢劫杀人的事实。公安机关据此侦破了丙的抢劫杀人案件。此案中()。
(2006年单选15)甲、乙二人合谋抢夺财物。一日,甲向一坐在汽车内的妇女假装问路,乙乘该妇女不备,拉开车门,从其手中抢过提包就跑,甲也随即与乙一同逃跑,当场被群众抓获。群众从甲、乙二人身上各搜出一把匕首。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王某与张某原系夫妻。2007年1月16日,为给王某治病,张某以自己的名义向赵某借款3万元,约定于2007年5月16日偿还,并出具借条一张。孙某以保证人的身份在借条上签字,但未与赵某约定保证方式、保证期间和保证范围。债务到期后,张某未偿还借款。2007年7月
简述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适用条件。
简述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区别。
下列关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我国《物权法》第5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2013一专一第58题)请分析:本条文中“法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随机试题
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最广泛的联盟,包括()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是()
患者,女性,76岁。冠心病急性发作入院,患者只会讲粤语。护士在护患沟通时应特别注意使用的沟通技巧是
诉讼时效包括()要素。
(2007年)某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见下表,则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年。
跟踪误差越大,调整所花费的交易成本越低。()
下面教学片段选自两位英语教师的课堂实录(片段中T指教师,S指学生)。Teacher1:T:Whatdidyouhaveforbreakfastthismorning?S:Ihaveabottleofm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NocountryintheworldhasmoredailynewspapersthantheUSA.Therearealmost2000ofthem,ascomparedwith180inJapan,1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