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二14题)
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二14题)
admin
2018-06-29
66
问题
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二14题)
选项
A、非法经营尸体器官买卖的,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B、医生明知是未成年人,虽征得其同意而摘取其器官的,成立故意伤害罪
C、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并不从中牟利的,不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D、组织者出卖一个肾脏获15万元,欺骗提供者说只卖了5万元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故意伤害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是指组织他人(活体)出卖人体器官,不包括尸体器官。非法买卖尸体器官的,如果是盗取尸体器官的,成立盗窃尸体罪。因此A项说法错误。
对于摘取身体器官,未成年人不具有对于所承诺事项的理解能力,因此其同意无效,按照《刑法》第234条之一(《刑法修正案(八)》增加)的规定,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18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医生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B项说法正确。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不是目的犯,成立此罪不需要组织者以获取利益为目的。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组织出卖行为,即使没有赚取差价,也成立该罪。因此C项说法错误。
组织者对于摘取器官事项取得了提供者的同意,获得被害人承诺摘取器官出卖的行为,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因而不成立故意伤害罪。在器官价格上的欺骗是对器官提供者财产性利益的侵犯,并不影响摘取器官行为的定性。所以D项说法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u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当事人不服下列行为提起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老板甲春节前转移资产,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劳动部门下达责令支付通知书后,甲故意失踪。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立即抽调警力,迅速将甲抓获。在侦查期间,甲主动支付了所欠工资。起诉后,法院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甲的行为,甲表示认罪。关于此案,
甲将汽车停在自家楼下,忘记拔车钥匙.匆匆上楼取文件,被恰好路过的乙发现。乙发动汽车刚要挂档开动时,甲正好下楼,将乙抓获。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卷二第6题)
甲在国外旅游,见有人兜售高仿真人民币,用1万元换取l0万元假币。将假币夹在书中寄回国内。(事实一)赵氏调味品公司欲设加盟店,销售具有注册商标的赵氏调味品,派员工赵某物色合作者。甲知道自己不符加盟条件,仍找到赵某送其2万元真币和10万元假币。请其帮
甲在国外旅游,见有人兜售高仿真人民币,用1万元换取l0万元假币。将假币夹在书中寄回国内。(事实一)赵氏调味品公司欲设加盟店,销售具有注册商标的赵氏调味品,派员工赵某物色合作者。甲知道自己不符加盟条件,仍找到赵某送其2万元真币和10万元假币。请其帮
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做法与说法。哪些是错误的?()(2002年卷二第39题)
甲、乙、丙共谋犯罪。某日,三人拦截了丁,对丁使用暴力,然后强行抢走丁的钱包.但钱包内只有少量现金,并有一张银行借记卡。于是甲将丁的借记卡抢走,乙、丙逼迫丁说出密码。丁说出密码后。三人带着丁去附近的自动取款机上取钱。取钱时发现密码不对,三人又对丁进行殴打,丁
根据刑法规定与相关司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2007年卷二第9题)
甲持刀将乙逼入山中,让乙通知其母送钱赎人。乙担心其母心脏病发作.遂谎称开车撞人,需付五万元治疗费,其母信以为真。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第16题)
随机试题
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洁净室的排风系统设计中,防室外空气倒灌的措施不宜采用()。
气动夯管锤施工的特点是()。
既可用于排除地下水,又可排除地面水的排水设施是()。
明光商厦出售由白酒、药酒、果酒及手表组成的礼品盒,每盒零售价240元,应缴纳的消费税适用白酒的税率。()
人生各年龄阶段,个体差异最大的是()。
电话服务通常一次通话时间不应长于()分钟。
在设计条件宏时,对于连续重复的条件,要替代重复条件时可以使用下面的哪种符号
A、arecruelwiththeiranimalsB、spendmoremoneyonanimalsthanontheirchildrenC、aretreatingtheiranimalstoowellD、are
Itisgoingtobefinetomorrow.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