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客户向你所在的代理机构提供了他们的两种饮料容器(易拉罐)的结构简要说明(附件1)以及他们所了解的现有技术(附件2),并委托你们就这两种饮料容器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在撰写专利申请文件之前,你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检索,找到一篇相关的对比文件(附件3)。 附件1
客户向你所在的代理机构提供了他们的两种饮料容器(易拉罐)的结构简要说明(附件1)以及他们所了解的现有技术(附件2),并委托你们就这两种饮料容器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在撰写专利申请文件之前,你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检索,找到一篇相关的对比文件(附件3)。 附件1
admin
2001-01-29
68
问题
客户向你所在的代理机构提供了他们的两种饮料容器(易拉罐)的结构简要说明(附件1)以及他们所了解的现有技术(附件2),并委托你们就这两种饮料容器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在撰写专利申请文件之前,你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检索,找到一篇相关的对比文件(附件3)。
附件1 客户作出的发明简介
客户提供的两种饮料容器的结构简介
[001] 客户发明的第一种饮料容器如图1至图4所示,主要对饮料容器顶盖1上的开启装置10作了改进。该开启装置10主要由封闭片2和与该封闭片2相互连接的拉片3组成。
[002] 图1给出该饮料容器的俯视图,图2是该饮料容器顶盖部分沿图1中Ⅱ—Ⅱ线的侧剖视图,其中开启装置10处关闭状态;图3与图2类似,但其中开启装置10处于刚开始打开封闭片2的位置;图4是图1中封闭片2的局部放大图,该封闭片2由U形刻痕线11围成。
[003] 由图1至图3可知,顶盖1上有一个凹入区5,所述开启装置10位于此凹入区5内。所述封闭片2的圆弧形端部21的位置位于饮料容器顶盖1的边缘附近,所述封闭片2的根部22位于饮料容器顶盖1的中部附近。从图4中可以看到,所述封闭片2的U形刻痕线11是非封闭的。封闭片2端部21的刻痕线11呈圆弧形,封闭片2的圆弧形端部21和根部22之间的刻痕线11为两根相互平行的直线,此两根平行的直线终止于封闭片2的根部22,构成该刻痕线11的两端13,它们彼此相隔开。采用上述结构后,在拉起封闭片2打开封闭开口后,封闭片2借助其根部22,依然连接在顶盖1上,因此不会被任意丢弃而污染环境。在所述刻痕线11的两端13还可以设有凸出物12,在打开封闭片2时,可以有效地使撕裂的刻痕线11终止于刻痕线两端13的凸出物12处。
[004] 由图1~4可知,在封闭片2的圆弧形端21附近设有孔33,拉片3与封闭片2借助该孔33和铆钉35连接在一起,显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通过焊接将拉片3与封闭片2连接在一起。由于拉片3与封闭片2的连接点设置在紧靠封闭片2的圆弧端部21附近,当使用者拉起拉片3,首先撕裂封闭片2圆弧形端部21的刻痕线11,再撕裂封闭片2中部的刻痕线11,直到封闭片2的根部22,这样打开封闭开口时就可使封闭片2基本上全部向外弯曲,不会使封闭片上的灰尘或其他脏物落入饮料容器内。
[005] 由图1至图3可知,该拉片3有一个可供手指握持的拉环4。在该拉片3上,与拉环4相对、邻近封闭片2圆弧形端部21的另一端31的下方,设有向下延伸的锋利凸起物32,’所述凸起物32的自由端靠近饮料容器顶盖1的上表面。这样,如图3所示,当使用者拉起拉环4向上翻转时,拉片3以铆钉35为杠杆支点,使端部31向下延伸的凸起物32向下对端部21施加压力,由于凸起物32具有锋利的顶尖部分,而且,拉片3与封闭片2的铆接点位于封闭片2的圆弧形端部21附近,因此,只需要施加很小的作用力,大约5~8牛顿,就可撕裂端部21处的刻痕线11,即在凸起物32压力作用下,向下破坏封闭片2的端部21的刻痕线11,随后,在使用者手指向上拉力的作用下,撕裂全部刻痕线11,很容易打开封闭的开口,同时可以避免由于施加过大的力而导致顶盖1变形,或拉片3被拉断而封闭片2仍处于封闭状态以至无法开启。
[006] 在客户发明的第二种饮料容器中,除封闭片的形状外,其开启装置的拉片和封闭片的结构与第一种饮料容器的开启装置结构基本相同。图5是第二种饮料容器封闭片2的局部放大图,其与第一种饮料容器的区别仅在于:该封闭片2的刻痕线11大致呈两头小中间大、且被截去一端头的橄榄形。从图5中可以看到,封闭片2具有圆弧形的端部21,从封闭片2的圆弧形端部21到根部22,封闭片2的宽度先逐渐增大,然后再逐渐减小,而在其根部22,封闭片2的刻痕线11形成间隔不大的两端13。其与第一种饮料容器一样,该两端还可以设有凸出物12。与第一种饮料容器相比,这种结构的开启装置可增大其开口,便于倒出饮料容器内的被盛装物。
附件1附图
图1饮料容器的俯视图
图2饮料容器顶盖部分沿图1中Ⅱ—Ⅱ线的侧剖视图(开启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图3饮料容器顶盖部分沿图1中Ⅱ—Ⅱ线的侧剖视图(开启装置处于刚打开封闭片的位置)
图4第一种封闭片的局部放大图
图5第二种封闭片的局部放大图
附件2 客户提供的现有技术简介
客户提供的现有技术是如图2—1所示的另一种饮料容器顶盖上开启装置。图2—1给出其开启装置的透视图。
该饮料容器顶盖上的开启装置也位于顶盖上的凹入区内,它包括拉片75、铆钉62和由封闭刻痕线部分42、43、44、45构成的封闭片40。拉片75的一端是拉环74。铆钉62位于拉片75的中间位置。当使用者用手指向上拉起拉片75时,拉片75以铆钉62为支点翻转。拉片75的拉环74向上移动,拉片75的另一端68下压封闭片40邻近刻痕线部分42的端部90,首先撕裂封闭片40一端处的刻痕线部分42,并使封闭片40的端部90向下弯曲,继续拉动拉环75,牵引封闭片40向上翻转,逐渐撕裂封闭片40两侧的刻痕线部分44、45,最终撕裂封闭片40另一端处的刻痕线部分43,此时,拉片74和封闭片40两者形成人字形,使封闭片40完全脱离饮料容器顶盖,打开开口。
客户指出,这种饮料容器顶盖上的开启装置存在三个缺点:其一是封闭片由封闭的刻痕线围成,在打开饮料容器开口后,开启装置完全脱离顸盖,有可能被随意丢弃而污染环境;其二是拉片与封闭片的连接点设置在封闭片中部,当拉起拉片时拉片和封闭片仍有一部分会向下弯曲,会使封闭片上的灰尘或其他脏物落入饮料容器内;其三是施力过大时会拉断拉片而封闭片仍处于封闭状态,以至无法开启饮料容器。
附件2的附图
附件3 检索到的对比文件
作为代理人,你为客户的这项发明进行了检索,找到一篇已公开的对比文件。该对比文件所披露的饮料容器顶盖上的开启装置如图3—1所示。由该饮料容器的俯视图可知,位于顶盖86上凹入区88内的开启装置80包括拉片84、铆钉81和由刻痕线82围成的封闭片85。该刻痕线82的形状接近两头小中间大、且被截去一端头的橄榄形,该刻痕线82的两端彼此相隔开,也为不封闭的刻痕线。铆钉81位于封闭片85的根部附近。当使用者用手指向上(离开纸面向外的方向)拉起拉片84的拉环89,拉片84以铆钉81为支点向上翻转,随着拉环89向上拉动,拉片84的另一端83向下压封闭片85,撕裂刻痕线82,封闭片85向下(进入纸面内的方向)弯曲,伸入饮料容器的内部,从而打开饮料容器顶盖上的封闭片85所封闭的开口。虽然此时该封闭片85仍连接在顶盖86上,但可从此开口将容器中的饮料倒出。
附件3的附图
请按照《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专利审查指南》的有关规定,对下述问题作出回答,回答内容应当与你先前所撰写的权利要求书相适应:
你认为这两项现有技术(附件2和附件3)中哪一项是本发明的最接近现有技术?请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附件3(即检索到的对比文件)是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其理由如下: 本发明涉及饮料容器的开启装置,附件2(客户提供的现有技术)和附件3(检索到的对比文件)也涉及饮料容器的开启装置,三者属于相同的技术领域。附件3与附件2相比,还多披露了“封闭片的刻痕线非封闭”这一技术特征,因此附件3披露了本发明更多的技术特征;正由于附件3多披露了这一技术特征,因而附件3中的饮料容器开启装置在拉起拉片打开封闭片后,拉片和封闭片仍连接在饮料容器的顶盖上,不会被任意丢弃而污染环境,由此可知,附件3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效果更接近本发明。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附件3与本发明属于相同的技术领域,与附件2相比,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效果与本发明更接近,披露了本发明更多的技术特征,因此应当以检索到的现有技术附件3作为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解析
通常作为专利代理人应当按照下述步骤撰写权利要求书,在阅读、理解客户对发明内容的介绍和所掌握的现有技术后,应当从掌握的现有技术中确定本发明的最接近现有技术,然后确定本发明相对于最接近现有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撰写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因此,当年简述题第1题和第2题的出题本意是考查考生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思路是否正确。
根据《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第3.2.1.1节的规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指现有技术中与要求保护的发明最密切相关的一个技术方案,例如可以是,与要求保护的发明技术领域相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效果或者用途最接近和/或公开了发明的技术特征最多的现有技术,或者虽然与要求保护的发明技术领域不同,但能够实现发明的功能,并且公开发明的技术特征最多的现有技术。应当注意的是,在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时,应首先考虑技术领域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但是,需要提请注意的是,上述最接近现有技术是针对判断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是否具备创造性而作出的规定,而对于撰写权利要求书来说,确定最接近现有技术是因为撰写独立权利要求时需要相对于最接近现有技术划分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因而通常只考虑相同的技术领域,并不考虑相近的技术领域。由此可知,在撰写权利要求书时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时,应当首先考虑与本发明技术领域相同的现有技术,然后从他们中问选择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效果或用途更接近和/或公开发明的技术特征更多的现有技术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I9S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利代理实务题库专利代理人分类
0
专利代理实务
专利代理人
相关试题推荐
某台车床有A、B、C三个组加工某一产品,三个组的产品都用直方图来表示分布,分布的类型为:A组:锯齿型;B组:标准型;C组:双峰班。根据资料可分析出:A,B,C三个组中,其产品分布()是最常见的。
计数标准型抽样方案的确定方法:给定生产方风险α,使用方风险β,以及生产方风险质量P0使用方风险质量p1,且满足的关系式有()。
某公司生产的电子元器件产品既用于军用设备也用于民用设备,其在确定两类产品的AQL时应采用()的原则。
衡量六西格玛项目的标准可以运用(),即充分关注顾客满意和企业经营两个方面,从顾客、财务、企业内部过程和学习与增长四个层面来综合考虑问题。
A工厂生产某种特种设备的主轴,技术要求为50±0.1mm。现每次抽检5件,共抽检了25批,决定用控制图进行分析。查表得子组n=5时,A1=1.342,A2=0.577,A3=1.427,B3=0,B4=2.089。则:s图的上、下控制限是()
现有三台机器生产同规格的铝合金薄板,其厚度分别服从同方差的正态分布,从三台机器上各取五块板测量其厚度,对其进行方差分析,求得F=32.92,查F分布表知在α=0.05时临界值为3.89,则结论是()。
提高产品可靠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满足性能要求前提下尽量简化设计,产品越____越可靠,同时提高组成产品的各单元的____。()
对某公司生产的产品进行检查,假设某一铸件上的缺陷数X服从泊松分布,每个铸件上的平均缺陷数是0.5,则:一个铸件上有多于一个缺陷的概率为()。
随机试题
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学习是()。
下列属于组合逻辑电路的是【】
A.骨质破坏、坏死B.骨髓内脓肿C.骨膜下脓肿D.反应性新骨形成E.软组织蜂窝织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后期的病理特点是
固定阳极X线管的代表容量是指在单相全波整流电路中,曝光时间是下列哪项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下列哪些案件适用涉外刑事诉讼程序?
在《标准文件》中,()的主要作用是为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提供固定的格式和编排顺序,以规范投标文件的编制,同时便于评标委员会评标。
某建筑场地进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形承压板,面积0.5m2,加载至375kPa时,承压板周围土体明显侧向挤出,实测数据如下:根据该试验分析确定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是哪一选项?()
政府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的职能主要有()。
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数额每人每学年不超过( )元。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使用接口,它们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