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人员先把一锅水煮沸,然后把一只青蛙扔进锅里,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这只青蛙的反应相当敏捷,它双腿一蹬,竟跳出锅外。隔了半小时,实验人员架起又一只锅,注满常温的清水,然后把那只青蛙扔进锅里。这一回,青蛙游得逍遥自在。实验人员则悄悄在锅下面加热,青蛙并不在意

admin2009-05-23  4

问题 实验人员先把一锅水煮沸,然后把一只青蛙扔进锅里,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这只青蛙的反应相当敏捷,它双腿一蹬,竟跳出锅外。隔了半小时,实验人员架起又一只锅,注满常温的清水,然后把那只青蛙扔进锅里。这一回,青蛙游得逍遥自在。实验人员则悄悄在锅下面加热,青蛙并不在意,仍然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等到水不断升温、青蛙感到难以忍受时,它再也没有那一跃而起的力量,最终只得葬身锅底。
   青蛙试验告诉我们,越是危险的市场环境,越是能激发企业的警觉和生命力,所以企业实际上也就越是安全。相反,越是舒适的环境,也就越是危险,因为置身于舒适的环境之中必然会丧失警觉,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习惯和模式。一个企业,一旦陷入了这种固定的习惯和模式之中,就会缺乏对环境的敏感度。由于环境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所以,不变的企业不久只会被变化了的市场所淘汰。
   因此,一个好的企业就必须有勇气打破和抛弃一切原有的习惯和模式,并自觉地把自己投入到危险的市场环境之中去。
   (提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要注意分析的内容深度、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

选项

答案“青蛙试验”的质疑 上述材料作者试图用“青蛙试验”的故事论证企业经营之道,认为:“一个好的企业就必须有勇气打破和抛弃一切原有的习惯和模式,并自觉地把自己投入到危险的市场环境之中去。”该论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青蛙后来的死亡或许和前面的烫伤有关系。因为时间前后只差了半个小时,而且试验用的是同一只青蛙,所以,如果这只青蛙在第一次试验的过程中就受伤了,那么,这种伤势很可能就会在第二次试验的时候显示出来。这样在第二次试验中,这只青蛙所以没有跳出去,就很可能不是因为它开始的时候不想跳,而是因为开始的时候就没有力气跳。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那么,我们就无法必然地得出结论说,是舒适的环境让它葬身于锅底。 第二,让青蛙死亡的原因并不是舒适的环境,而是舒适环境下面险恶的“加热器”。题干作者混淆了“舒适的环境”和“看似舒适、实际上却隐藏着危险的环境”这样两个有着本质区别的概念。这种试验环境对青蛙而言,完全是陌生的。同样,企业也不是生活在试验环境之中,而是生活在经营环境之中的。这种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基本上是熟悉的。所以,企业即使在舒适的自然环境中也是可以预知未来是否隐藏着危险的。而青蛙在这个试验环境中,就不可能预知未来的危险,因为这种环境对它来说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非自然环境。 第三,青蛙试验本身并不能完全让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越是危险的市场环境,越是能激发企业的警觉和生命力,所以企业实际上也就越是安全”。因为很可能在开始的时候这种危险的程度再增加一些,那么,青蛙可能只要一接触到这锅油,就被烫熟了。如果实际情况是这样,那么,我们就不能得出结论说,越是危险,就越是安全;相反,我们倒可以得出结论说,危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危险就纯粹是危险,而不是安全了。这个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是不乏实例的。 第四,人和青蛙不同,青蛙没有理性的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而人是具有这种能力的。所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如果人能保持自己的理性,那么,就能预知到未来的潜在的危险,这样,安全的环境就不一定是危险的了。这就是人们说的“防患于未然”。如果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那么,舒适的环境就不一定成为危险的环境了。 最后,习惯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警觉的丧失。习惯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习惯都等同于麻木。有一种习惯,这就是警觉的习惯。所以,题干所说的“一个企业,一旦陷入某种习惯和模式之中,就会缺乏对环境的敏感度”,就未免显得有些偏颇。我们不能因为环境的时刻改变就否定环境的稳定性。既然环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且环境的变化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所以,好的习惯仍然是有用武之地的,或者,我们至少不能说所有的习惯都是没有用处,甚至是有害的。不遵循任何习惯和模式,不按照任何规律办事,这样的企业只能是没头苍蝇,在现实世界中,成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自觉地把自己投入到危险的市场环境之中去”的企业同样很可能不过是有勇无谋的莽汉,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自寻死路。 综上所述,材料未能将“青蛙试验”的本身论述清楚,更不能以之推论企业经营之道,整体材料有失偏颇,对企业经营未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Sz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