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特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非一定同步进行,人类意识在思维层面也有自已的发展规律。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可以与现实的社会存在相对的分离。 2.个人意识和社会群体

admin2013-09-29  44

问题 1.社会特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非一定同步进行,人类意识在思维层面也有自已的发展规律。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可以与现实的社会存在相对的分离。
    2.个人意识和社会群体意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不言而喻,人们的观念和思想是关于自己和关于人们的各种关系的观念和思想,是人们关于自身的意识,关于一般人们的意识(因为这不是仅仅单个人的意识,而是同整个社会联系着的单个人的意识),关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整个社会的意识。”(《马克思恩格“全集》第三卷,第19)页)决定和影响个人意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阶级社会中个人所属阶级的生活条件、家庭、教育、社会交往以及个人的生活实践等,是个人意识赖以形成的客观环境。给予个人意识以深刻影响的还有整个社会意识、其他个人的意识以及个人的成熟程度、知识水平、个性等。
    3.社会心态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反映的是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随着现代社会的演进,我国社会心态问题日渐凸显,如日本发生的核泄漏事件竟然让中国一度出现盐“慌”。这种非理性抢“行为反映的正是因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而引起的浮躁、焦虑、不淡定的虚弱心态。
    4.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持的全国社会心态调查显示:城乡居民遇到的最多的生活问题是“家庭收入低,日常生活难”。其次是“医疗支出大,难以承受”,再次是“住房条件差,买不起房”,比例分别为51.3%、45.5%和45%;排在第四到第六位的生活问题分别是“人情支出大,难以承受”“子女教育费用高,难以承受”和“家人下岗失业或无稳定收入”,比例分别为34.8%、34%和30.1%;排在第七到第九位的生活问题是“社会治安不好,常常担惊受怕”“社会风气不好,担心被欺骗和家人学坏”和“赡养老人负担过重”。选择的比例分“为24.5%、23.3%和22.3%;选择比较少的问题是“家庭成员有矛盾,烦心得很”和“家人与邻居有矛盾,担心发生纠纷”,比例分别为9“8%和5%。
    5.社会心态问题早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曾经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11年10月,“十二五”规划又明确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和平、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写作要求: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一个符合上述材料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的议论文。要求:突出主题,联系实际,结构合理,条理清楚,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选项

答案 民本和公平是社会心态的“两翼” 2011年3月,在发生日本地震核泄漏事故后不久,谣言的翅膀就漂洋过海,煽动了一场名为“全民抢盐”的浪潮。尽管有关部门、单位极力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但仍没能阻止群众“抢盐”,甚至“抢酱油”“抢酱菜”的火热势头。这种非理性抢购行为,反映的正是因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而引起的浮躁、焦虑、不淡定的虚弱心态。 心态源于生活现实,也是生活经验的反映。当人群中某种心态呈现出普遍性,就构成社会心态。当前我国出现这样浮躁、焦虑、不淡定的虚弱心态,根本原因还在于人们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和“不安全感”。2006年全国社会心态调查显示,城乡居民遇到的生活问题主要体现在“收入”“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这恰恰说明,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社会保障不健全、社会公平亟须提高等“现实问题”,正深刻影响着个人意识乃至整个社会意识。 社会心态的改善与重塑,取决于社会生活的改革与再造。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的社会心态,就必须从民本和公平两方面入手,着力解决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促进我国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以民生为重,以公平为重,如此,何愁我们没有良好的“社会心态”? 民生为重,是实现良好“社会心态”的关键。民生问题既是涉及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和生活的问题,又是涉及社会成员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问题。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表面化和显性化,仍然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切实加强以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和公平,实现学有所教;解决好就业和分配问题,实现劳有所得;建立覆盖城乡、人人享有的社保体系,实现老有所荠;建立人人享受的医疗卫生制度,实现病有所医。着力加强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领域的改革,促进社会心态良性发展。 促进公平,是实现良好“社会心态”的保障。心理的公平感是社会成员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实际地位、获得的收入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时所产生的心理体验。随着我国对收入分配制度的逐步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对利益受损群体的社会支持力度的逐步加大,社会成员的心理公平感日益形成,对社会公平状况的评价已经接近比较公平。但是,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平的心理预期增强,特别是对制度公平的心理预期明显增强。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及有关部门仍然需要进一步关注因腐败、垄断等公平缺失造成贫富差距而导致的怨恨情绪和仇富心态,并从根本上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限制。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社会心态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就是渠水与源头的关系;源清则水清,源浊则水浊。现实中冷漠越少,社会心态中的温暖就会越多;现实中阴暗面无以立足,社会心态就会阳光灿烂。只有真正让民本与公平比翼齐飞,才能改革和再造社会生活,才能培育出奋发进取、理性和平、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7Zl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