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什么是知觉?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怎样?请列举日常生活现象说明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什么是知觉?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怎样?请列举日常生活现象说明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admin
2021-04-23
53
问题
什么是知觉?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怎样?请列举日常生活现象说明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选项
答案
(1)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 (2)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①人对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反映效果是有区别的。知觉对象的形象较为鲜明,轮廓较为清楚,结构也较为完整;作为知觉背景的事物形象则较为模糊不清,结构也不确定,似乎在知觉对象的后面。 ②对象与背景可以相互转化。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知觉对象与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而原来的背景便成为知觉的对象。它们可以相互转换。 ③对象与背景不仅可以互相转化,而且互相依赖。人们知觉某一对象,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的特点,而且受对象所处空间背景和时间背景的影响;在不同背景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知觉可能是不同的。 因此,准确地讲,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3)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的举例说明 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成为学生知觉的对象,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便成为知觉的背景。然而,当学生被身旁两个同学的谈话吸引,转而去听他们的话,这时,教师的声音就变成学生知觉的背景了。这说明了对象与背景可以相互转化。如果教室内很安静,那么即使教师用很低的声音讲课,学生也能听清楚;相反,如果环境中的噪音很大,那么教师用相同强度的声音讲课,学生就听不清楚了。这说明了对象与背景不仅互相转化,而且互相依赖。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MA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心理学312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心理学312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几种表征系统的阶段,即
不属于大脑右半球的主要功能的是()。
加涅认为问题解决学习又称之为
常见的个性倾向性形式有()
正常情况下,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最重要来源是()。
表象的直观性表明它接近于()
()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是1891年由瓦尔岱耶提出的。
简述平均数、中数与众数的含义及三者的关系。
一个病人听觉器官正常,但不能理解口语。该患者受损伤的脑区域是()。(2015年)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随机试题
奥运五环的颜色从左至右依次为(),象征着五洲大地运动员欢聚一堂。
“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教师”说明()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期复极(平台期)的离子基础是
牙体缺损的修复体,设计时不属非考虑不可的因素是
汉译英:“动物品种;优惠待遇;保留条款”,正确的翻译为:( )。
扔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我们知道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都是0.5,这属于概率应用方法中的()。
某办公设备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如下:(1)销售收入4000万元;销售成本2000万元;增值税7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80万元。(2)其他业务收入300万元。(3)销售费用1500万元,其
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活动的类型包括()。
洞庭湖:湖南
A、Becauseshewillwashthedishes.B、Becauseshewillcleanthebackyard.C、Becauseshewillwashtheclothes.D、Becauseshef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