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2011年6月20日晚,一个叫“郭美美Baby”的微博受人关注。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关于其真实身份也众说纷纭,有网友称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女儿,由此引发很多网

admin2020-11-12  30

问题 材料1:
    2011年6月20日晚,一个叫“郭美美Baby”的微博受人关注。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关于其真实身份也众说纷纭,有网友称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女儿,由此引发很多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
    6月21日,郭长江称,“她根本不是我的女儿,我压根就没有女儿”。同日,中国红十字会称“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关。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红十字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针对网友的各种质疑,红十字会总会以郭美美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经查,郭美美及其母与中国红十字总会无直接关联。此后,郭美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车是由王军赠送,她同时承认,她接受了公安局两天的询问。
    但是,郭美美事件让红十字会名誉扫地。深圳佛山红十字会在事件后所收捐款几乎为零,而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全国7月份社会捐款数为5亿元,和6月相比降幅超过50%。慈善组织6月到8月接收的捐赠数额降幅更是达到86.6%。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作了“慈善革命:都是郭美美惹的祸?”的主题演讲。“一个有着107年历史的红十字会,怎么会在一个小姑娘郭美美的冲击下产生这么大的问题?我很震撼,也在深思。”赵白鸽说,“一个都没有被证实的网络事件,却可以用三天就把你打得稀里哗啦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让社会了解红十字会,提高抗击风险的能力,否则一个观点掉下来,就把我们摧毁了,甚至撕碎了。”红十字会声誉因“郭美美事件”而陷入“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就是指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材料2:
    诚实守信是人们立身处世、明是非荣辱的起点,一切见利忘义、寡廉鲜耻的行为大都是从诚信缺失开始的。一个社会的诚信又以政府诚信为首,执政者讲诚信乃为政治国之本。经验证明,社会诚信缺失,总能从官员的政务诚信缺失找到根源。所谓政务诚信,是指官员在公务活动中真实而不虚假,履行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与社会公众约定的事情而不失信用。政务诚信是保障公务活动健康运行的道德基础,也是整个社会诚信的表率与关键。毫无疑问,政务诚信必须执政党先行,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的政务诚信是执政党密切党群、政群关系的政治道德基础,没有政务诚信,就谈不上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政务诚信事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事关整个社会诚信和道德建设。
    从历史上看,中国社会讲诚信由来已久,但诚信缺失的问题也很多。官员诚信正是几千年中国吏治史的一大主题,也是一道始终解不开的难题。从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看,党员干部的素质与作风中问题最多、危害最大者也是政治品行上诚信缺失。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杜绝“假、大、空”的恶习。江泽民同志再三强调,要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从当前我国的社会现实来看,各种诚信缺失问题十分突出,其成因十分复杂,既有社会历史根源,更有当今社会转型期经济、文化、社会和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因素;而这些问题的滋长蔓延,不可否认同一些党政官员政务诚信缺失,进而发展成为种种权力腐败分不开。
    材料3: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传统的“熟人社会”正逐渐被一个甚至跟隔壁邻居都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的“陌生人社会”取代,人们渐渐习惯了对陌生人保持谨慎甚至戒备。社会互信的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诸如失德官员违纪违法、干部提拔暗箱操作、三公经费不公开透明、听证会民众被代表等造成的负面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公信和社会风气造成了危害。
    在“溺亡者家人坚信50多个通报电话是行骗”和“警察20多个电话都被失主误认是骗子”的背后,虽然最终都避免了“不信”,当事人也并未因此受到伤害造成损失,只是等来真相的时间稍微晚些。但一个事实是,为这种诚信缺失、信任下降、人际疏离,无形中让我们增加了各种社会成本——生活成本、生存成本、消费成本、交易成本等的支出,由此带来的社会运行效率降低、办事难度上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并不亚于前者的危害。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一个信守承诺富有公信力的政府,对社会风气的示范作用和标杆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反之,带来的损害也极具杀伤性。
    材料4:
    政府表态,不信;专家解释,不信;媒体报道,还是不信。《人民日报》曾发表长篇报道,认为目前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的信任危机,以政府、专家及媒体最为严重,曾经的“权威声音”如今让许多民众将信将疑,在一系列热点事件中,老百姓成了“老不信”。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不信任。“老不信”的根源在于一些政府部门、专家、媒体“做得不够好”,人们没法相信,不得不疑虑满腹。实际上,除了政府部门、专家和媒体,现在恐怕很难找到一个行业、职业为全社会所充分信任,商家、医生、教师、慈善组织、行业协会,无不处在信任危机的漩涡之中,信任危机的危害无处不在。政令不通,政策的执行力大打折扣,经济交往成本被抬高,人与人之间缺乏安全感,社会道德底线一步步失守。社会弥漫不信任情绪,每个人都难独善其身,都可能成为受害者,某种程度上说,老百姓成了“老不信”并不奇怪。
    社会需要信任,但这种信任应建立在真实、公开的基础上,必须反对那种建立在“愚民”“神化”基础上的所谓的信任。在这个意义上,老百姓成了“老不信”,也就是怀疑,怀疑的背后其实是求真,这未尝不是公民意识的觉醒。
    但即使如此,信任危机仍令人担忧,不信任不能被放大为绝对的好事。建立一个以真实、公开为基础的诚信社会,政府必须带头作表率,社会需要以民主法治为依托,公权运行需要以尊重民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为准绳,只有这样,社会信任才能hold住。
    问题:针对给定材料,分析老百姓“老不信”的原因,以“破除信任危机重塑公众信心”为题写一篇策论文。
    要求:全面深刻,文笔顺畅,条理清晰,对策切实可行。(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破除信任危机重塑公众信心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商鞅立木取信,推动秦国变法图强。古人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政府只有讲诚信,赢得民众信任,才能实现国家富强。然而当下,有些政府部门存在严重的失信问题,由此陷入“塔西佗陷阱”,不仅增加社会成本,而且败坏诚信风气。为重塑公众信心,必须查找病因、对症下药,破除信任危机。 民众“老不信”,根源在于一些政府部门、专家、媒体不讲诚信。具体来看,原因则非常复杂。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传统的“熟人社会”正逐渐变成“陌生人社会”,人们习惯对陌生人保持警惕。同时,部分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作风不正,弄虚作假,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另外,部分专家见利忘义、虚假宣传和部分媒体进行虚假报道,也在损害民众的信任。针对这种状况,政府应从自身做起,整治失信问题,赢得民众的信任。 破除信任危机,政府部门应带头讲诚信。李克强总理指出,“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决不能随意改变约定,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只有政府部门带头讲诚信,才能引导、带动整个社会讲诚信;如果连政府都不讲诚信,那么整个社会都会面临诚信危机。当下,我国政府部门失信问题较多,不管是热衷搞“形象工程”,还是扶贫造假,抑或环评“走过场”,乃至沦为“官赖”,都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破坏了政府形象。为此,应加强政务诚信教育,将政务诚信纳入政府部门绩效考核。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督促干部自觉讲诚信。 破除信任危机,政府部门应加强信息公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现实来看,部分政府部门能够弄虚作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保障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面对这种状况,应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准确发布相关信息。特别是发生重大事故时,要及时发声,回应民众关切,掌握舆论主动权,用实际行动赢得民众的信任。 破除信任危机,政府部门应提高失信成本。当下,我国失信现象像杂草一样广泛分布于各个领域,甚至呈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究其原因,跟我国失信成本偏低存在很大关系。反观欧美多国,以严格的惩戒制度提高了失信成本,我国也应适当学习。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信用记录,实行黑名单制,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失信违法者的惩处力度,并通过新闻媒体加以曝光,以增强法律威慑力。 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如果民众不信任政府,那么国家就难以存在下去。要想解决民众“老不信”问题,跳出“塔西佗陷阱”,政府必须带头讲诚信,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失信成本,以赢得民众的信任,推动建设诚信社会。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U6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