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在讲《土地》这篇课文时“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一个学生说“野马怎么会有缰绳?”王老师没有备课,就对学生说“难道秦牧还会错吗!”学生的脸涨得通红,班级的气氛顿时凝固了。(2015.吉林)

admin2017-10-14  41

问题 王老师在讲《土地》这篇课文时“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一个学生说“野马怎么会有缰绳?”王老师没有备课,就对学生说“难道秦牧还会错吗!”学生的脸涨得通红,班级的气氛顿时凝固了。(2015.吉林)
请用教育原理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选项

答案(1)王老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的规律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教师虽然处于教学组织者的地位,但也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始于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不应因教师自身知识的局限而打压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也伤害了学生的感情。 (2)备好一堂课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时要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水平,了解教材,了解教学方法,为上好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而王老师在上课前并没有备课,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状况没有充分准备,不能有效应对,挫伤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以及课堂气氛的沉闷。如果王老师在备课上准备充分,就应该了解到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学生的思维水平还不能充分理解秦牧的这句话,就像案例中的同学所提到的“野马怎么会有缰绳?”这可以作为教学的一个难点来突破,而不是用一句“难道秦牧还会错吗!”来敷衍学生。这样做不能使学生信服,降低了教师的威信。 (3)在教学过程中,启发性的教学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启发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王老师在教学中遇到学生的提问时应运用启发性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多种学习方法来探讨秦牧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通过教师的讲解为学生解惑,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Wkq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