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admin
2011-01-09
8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兵先生在媒体上发表题为“10年以后谁种田”一文,提出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我国土地政策使得耕地被瓦片化、补丁化,无法寻求规模效益。这种“一亩三分地”式的小规模农业,可以让农民温饱,但无法让农民致富;可以解决生存,但无法解决发展。它直接导致农业人口老龄化和农业空洞化、农村破产化,青山绿水间只剩些白发人。有些村庄竟找不到壮汉抬农机。有人叹道,再过几年,恐怕连抬棺材的人都找不到了……
耕地细碎化使农民无法从农业中得到规模效益,科学技术也很难在农业中发挥效用。在此情况下,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大规模“背叛”土地转而到城市谋生,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理性的选择。大部分青壮年农民到城市打工,农村只剩下白发老人和“3861”部队(妇女儿童),致使一些地方的大量耕地干脆抛荒。
耕地细碎化导致农业人口老龄化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更严峻的问题在于它直接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历来强调土地为财富之母,是国家最为宝贵而且稀缺的资源。然而依我看来,我国在土地资源上的浪费是极其惊人的,甚至可以说最大的浪费是土地资源的浪费。
土地资源的浪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量农民外出打工,而其名下的土地没有实现合理流转,导致一些土地呈现小规模的常年抛荒;二是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民在城市“非正式定居”(户籍不能随迁),大量村落消失,又没有新的农业人口进入,导致农地较大规模抛荒;第三个方面是最严重的,在现有的土地产权和征地制度下,征用农民土地过于廉价,导致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欲望格外强烈,以各种开发区为名的圈地运动此起彼伏,大量土地被圈后没有开发,多年撂荒,杂草丛生。
土地产权不稳,农业就不稳;农业不稳,中国可能就不稳。如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可以交易、流转,是一个一举多得之举:为保护农民利益,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和兼并,从而带动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大幅度提高“圈地运动”成本,保护耕地。
现有的、不让农民拥有自由市场经济意义的土地产权,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耕地和让农民有保障。但无视经济规律的结果,却是走向完全相反的两者都不保的结局:农民的利益被侵犯得越厉害,耕地的损失也越快,浪费抛荒现象愈演愈烈。土地虽然“在那儿”,但已经不再产出效益,跟“不在”又有何区别?
2.中国耕地的土壤质量呈下降趋势。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已降到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的水平。东北黑土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刚开垦时的8%~10%已降为目前的1%~5%。
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退化,保水保肥的能力下降。2000年,西北、华北地区大面积频繁出现的沙尘暴与耕地的理化性状恶化,团粒结构破坏有很大关系。
3.中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相当于在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厘米厚的地表土(50年来,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0万亩),所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即全国一年生产的化肥中氮、磷、钾的含量。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植被破坏。
中国耕地目前面临的污染:2000年对30万公顷基本耕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发现,其中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
环境污染事故对中国耕地资源的破坏时有发生,2000年发生的891起污染事件共污染耕地4万公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2亿元。中国每年对农药的使用量约2亿3千万公斤,其中除草剂占17%,杀菌剂占21%,杀虫杀螨剂占62%,而在杀虫剂中,具高毒性的有机磷农药占70%。
4.记者在沿海一些省、直辖市采访时发现,许多地方都在闹“地荒”——有项目无土地。先看珠三角。现在珠三角的发展日显疲态,开始明显逊于长三角,跨国公司的中国(亚洲)地区总部多数设在上海,广东15年来首次将利用外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全国第一”位置拱手让于江苏。这个变局当然是复杂的,但有一点是肯定无疑的,即珠三角长期以来土地过度“透支”,导致用地越来越紧,地价越来越高,成为制约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在的珠三角,不仅是城市,任何一个乡镇,头号难题都是土地吃紧。按照目前的开发速度,中山市等“四小虎”到2010年以后就无地可用了。
再看长三角。在土地问题上正重蹈珠三角的复辙,新一轮圈地潮席卷两省一市。作为民营经济发源地的浙江,特别是温州,现在民资大量外溢,这固然与浙商“敢于闯荡四方、赚天下钱,,的精神分不开,但也有其苦衷,温州的土地太昂贵了,开发成本甚至高过上海。实际上,浙江用地吃紧又何止一个温州,其他地方也同样捉襟见肘。而江苏从当年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的土地粗放利用,到现在外向型经济扩张,城市规模膨胀,土地资源同样越来越紧缺。
以昆山市为例,如按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15年包括乡镇在内将出现无地可供的局面。实际上,江浙两省整个沿上海周边地区、沿沪宁、沪甬及沿江地区,都将面临同样的困境。面对江浙两省的高速发展,上海人坐不住了,上海全市虽然总共只有几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却出台了一个“173”计划,决定划出173平方公里的地区,开辟一个低商务成本的特别园区,以应付周边地区挑战。所谓低商务成本,说白了首先就是低地价,甚至以“零地价”吸引外来投资,作为长三角“龙头”的上海尚且如此,引资大战怎能不硝烟四起,圈地之风又怎能不越刮越烈呢?
那么,京津唐地区又如何呢?可以说,圈地之风有过之而无不及。仅臼E京市就有3000多家房地产公司,即平均每5000个北京居民就有一家房地产公司。这从任何国家来看,都是可怕的现象。而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地虫子”,做倒地生意。资料表明,北京的用地70%都是在炒作过程中完成的,不少是多次转手。而据北京市总体规划,北京现有的可用储备土地资源仅能满足到2010年用地需求。而且,这一地区正面临土地资源与淡水资源的双重紧缺问题,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正日趋极限。
5.现在不少城市扩张无度,追求表面繁华,借经营城市之名,行以地生财之实,不仅人为地扩大了城乡社会的鸿沟,并可能导致城市社会本身的断层,形成新的边缘群体,积聚诸多不安定因素,背离城市化的宗旨。
边缘群体之一是失地农民。现在城市一味追求“做大”,从撤县设市发展到划县为区,不管条件成熟与否,有的市尽管本身实力有限,但不惜一口气吞下一至两个县,划为新市区,一下子跨入了大中城市的行列。在这场新的“造城运动”中,传统的乡村一夜之间在名义上变成了市区,农民的土地也任由处置了。于是,各种名目的开发区抢着挂牌子,开发商更逐利而至,大批农民变成了“失地农民”。而不少失地农民更是沦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生活在城市边缘。据调查,一般每征用一亩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地。这就意味着,全国“失地农民”群体,将从目前的约3500万人可能猛增到2010年的6000万人左右。这是一种“变质”的城市化,必然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城市扩张中,郊区农民首当其冲。郊区农民处于城乡结合部,原是比较富裕的农民,除种田外,不乏外快收入,如做点小生意、出租房屋等。而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想征就征,对房子想拆就拆,想补偿多少就补偿多少。明明土地已价比黄金,而向农民征用时,却以粮食价格来折算补偿。土地是资源,征地后变为资产,每亩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价值成几何级数增长,大部分进了政府和开发商的口袋,而对农民的补偿每亩仅几千元,只占土地出让收益的5%左右。显然,城市化的实质是让更多的人分享现代文明,城郊农民应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城郊土地的级差地租完全可以让其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而现在全被剥夺了,农民不像农民,居民不像居民,出门是宽阔的马路,抬头是高楼大厦,但自己却一无所有,年轻人还能打工,年老体弱者则生计无着。显然,以“失地农民”为代价的城市扩张,是与建设“平安城市”的目标相背离的。
边缘群体之二是城市贫民。现在我们城市的变化让人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忧者何为?忧在现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脱节,盲目贪大求洋,一味追求浮华,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广场气派非凡。但作为城市普通民众,却无力消受这样的“现代化”。面对房价飞涨,只能望楼兴叹。为了谋生,做点小本生意,但因整顿市容,拓宽街道,小店小铺又难逃被拆除的厄运。即使自己有处住房,在城市改造中不知哪天被开发商看中,就得限期拆迁。政府部门对开发商是笑脸相迎,对拆迁户是手段强硬。拆迁期限不容半点商量,推土机是无情的,而什么时候能拿到房子是开发商说了算,苦苦熬几年搬了房子,换来的是越搬地段越偏,学区越差。可以说,越是弱势群体,为城市建设作出的牺牲越大,而回报却越少。有媒体尖锐指出:政府经营的到底是大家的城市,还是富人的城市?
边缘群体之三是农民工。现在我们的城市,四处有农民工的身影,高楼大厦是他们盖起来的,平坦的马路是他们铺起来的,最苦最累的活是他们干下来的。他们默默奉献,但多少年也难以融人其中,对用自己汗水建成的城市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在感受都市喧嚣的同时,更体验着都市的冷漠,成了游离于城乡之间的边缘人。而现在一些农村还在寻找种种借口,如结构调整、规模经营之类,强迫实行土地流转,使部分农民失去承包地。这样下去,农民工一旦在城里找不到工作,回乡又无地可种,将成为无根漂泊的“流民”。
百姓是我们头上的天,土地是我们脚下的根。如以经营城市的名义,迎合一部分人,损害另一部分人,以牺牲公平、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的所谓城市现代化,将是表面的、暂时的、脆弱的。如果经营城市的结果,内有不断增加的城市贫民,外有几千万失地农民,还有上亿农民工游离于城乡之间,这样的城市能良性运行吗?能安宁、祥和吗?
6.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这却是通过不断透支包括土地在内的各种资源而取得的。沿海地区的“土地危机”,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土地问题,但为何三令五申而圈地之风反而变本加厉呢?显而易见,这是制度性问题。现在是到了下决心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的时候了。
第一个层面是改革征地制度。现在的征地制度是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不分公益性项目还是经营性项目,仍以政府的名义征地,这在世界各国几乎是没有的。因此,一定要缩小征地范围。现在任何单位,包括企业和个人都可以搭“公共利益”之车,通过政府进行征地,实际是由政府出面帮助其剥夺农民的土地权利。据调查,有的城市真正用于公益目的的征地还不到10%。
要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现在以计划经济的一手低价征地,以市场经济的一手高价出让,已成为不少地方追求政绩、增加财政收入、改善部门福利的捷径。土地出让金收入成了地方“第二财政”,有的已占到当年财政收入的30%~40%,甚至更高。在目前的体制下,本届政府出让土地,其收益全部由在任官员支配,可大搞建设,创造政绩,卖地越多,手头越活,日子越好过,何况这里面还存在大量寻租机会,而矛盾都留给了后任。这种利益机制,怎能不刺激地方官员热衷于圈地呢?怎能不使各级政府不约而同地把眼光盯向土地,变经营城市为经营土地呢?因此,调整土地收益的分配机制是要害所在。
第二个层面涉及干部制度。现在,各地普遍在经济发展上追求“速度第一”;在城市建设上,追求“形象第一”;在名目繁多的活动上,追求“排场第一”。正是弥漫在各级官员身上的浮躁、浮夸、浮华的“三浮”之风,无节制地吞噬着包括土地在内的宝贵资源,透支未来的发展空间,损害未来的发展潜力。而这有着深刻的体制原因。现在干部的任用,还是上面说了算,往往是一把手说了算,而考核指标重增长轻发展,重形式轻实质,往往上面提倡什么就热衷于什么,甚至“没有条件也要上”,明知不能为偏要为之。如招商引资,不少地方就作为考核的硬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逐级分解任务,一直分解到单位,甚至个人。这使某些谋求政绩的各级干部不能不迎风而上。这正是我们的体制弊端。
除上述两条外,还要有其他的制度改革相配套。只要各级领导干部拒绝浮躁,将心态放平和,依法治国,理性执政,慎提期望值过高的目标,警惕高速增长背后的危险,改变以资源换增长的粗放型模式,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稳健、协调、永续的发展之路。
7.2008年6月25日,我们迎来了第18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这一主题,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全面提高土地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现代化进程中,土地问题始终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土地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障碍依然存在,土地作为紧缺战略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已越来越明显。我国土地资源当前矛盾突出,今后压力很大。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一些省(市)人均耕地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另一方面,我国土地利用粗放,浪费严重,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违规违法用地屡禁不止。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节约集约用地潜力巨大。目前,我国建设用地中闲置土地、空闲土地、批而未供土地大约有400万亩,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2亿亩,未利用地39亿亩,大有潜力可挖。这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坚持走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这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
当前,国土资源部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这是党中央交给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难题,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要求我们不仅要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还要做科学发展观的有力推动者。“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土资源系统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努力做好灾后重建的有关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们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法制,严格依法行政,不断增强行政执行力,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资源保障。
根据给定材料,概括我国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
我国土地利用主要存着在以下问题:首先,耕地细碎化导致农业人口老龄化并直接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其次,在土地征用、流转过程中,农民利益受损,地荒现象严重;再次,耕地质量差,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迅速减少;第四,沿海地区土地透支严重,由此导致经济日显疲态;最后,不少城市扩张无度,以地生财,人为地扩大了城乡社会的鸿沟,导致城市社会本身的断层,形成新的边缘群体。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nye777K
0
湖北
申论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某市图书馆要开办青少年国学教育公益课活动,如果你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领导让你负责组织。你怎么开展?
春耕时节,农业局要举办“送农资、送服务、送技术"的农资下乡活动。并邀请党员、农技人员、专家等参与,领导让你协调安排接待,请问你将如何安排本次接待以达到最好的工作效果?
工作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开拓者”。开创新业绩。开拓新局面;另一种则是“补漏者”。保障工作平稳有序进行。请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哪一种人。并说明理由。
2015年,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人被评为感动中国10大人物,在这10位当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为什么?
某单位举办开放日活动,由于参观的群众较多。影响了正常的办公秩序,甚至有个别工作人员与群众发生了争吵。作为活动负责人,你怎么办?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说,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单位领导让小周开展爱粮宣传周活动,现在有三个同事,让小周选择一个作为搭档:小王活泼大胆,有创新意识,但是和小周有工作矛盾;小张工作踏实细心,但是性格内向不爱发表意见;小李和小周私交比较好,沟通能力强,但是说得多做得少。如果你是小周。你会选择谁?为什么?
某市饭店老板拿着政府欠条去讨要欠款,并把欠条贴在政府公告栏里,领导让你处理,你怎么解决?媒体对这件事在网上进行负面宣传,领导让你解决这次危机。你怎么做?
现在每逢大型考试期间。有许多考生在考场附近合租房。有些人认为这样可以节约经济开支,有些人认为和陌生人拼房住存在安全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随机试题
泡茶和饮茶是()的主要内容。
以下质量特性中属于线性特征的有()
能够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特异性结合的CD分子是:()
德国牧羊犬,2岁,雄性,近2个月来在右肘头出现一鸡蛋大小的逐渐增大的波动性肿胀,无热无痛,未见明显跛行。该肿胀最可能的诊断是()。[2010年真题]
属非氟瞻诺酮类的药物是
在对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资料进行整理时,档案只许借阅不许()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
违法主体对违法行为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称为法律责任。()
简述本题中POP3服务的实现过程。该防火墙是怎样来实现包过滤的?
()负责将数据分组从源端主机经最佳路径传送到目的端主机。它主要完成网络层的功能,实现在网络层的网络互连。
下列设备组中,完全属于外部设备的一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