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结局和反映出的问题。
简述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结局和反映出的问题。
admin
2018-12-12
49
问题
简述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结局和反映出的问题。
选项
答案
(1)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①关于“干名犯义”条款的存废。对于“干名犯义”,法理派认为“不必另立专条”,主张予以废除;礼教派认为“中国素重纲常,立法特为严重”,主张予以保留。②关于“留存养亲”条款的存废。法理派认为“留存养亲”不宜编入新刑律草案;礼教派认为应在新刑律中体现。③关于“无夫奸”和“亲属相奸”是否定罪。法理派认为无夫奸“当以教育为方”、亲属相奸“未害及社会,处立决未免过严”,主张废除无夫奸定罪处刑,对亲属相奸从轻处断;礼教派认为无夫奸、亲属相奸“大犯礼教之事”,主张重刑治罪。④关于“子孙违反教令”是否废除。法理派主张废除,礼教派主张保留。⑤关于子孙卑幼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法理派主张子孙卑幼有权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而礼教派则反对。 (2)结局:法理派予以妥协、退让,并将争论的五项焦点问题附加在《大清新刑律》的附则《暂行章程》之中。 (3)反映的问题:①礼法之争的结局说明了保守派势力的强大和清政府的顽固立场,也说明了法理派的软弱性和一再退让性。②礼法之争在客观上对传播近代法律思想和理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此后的近代法制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4T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标志着清政府“预备立宪”活动破产记录的宪法性文件是()。
公民行使一切权利和自由的基础是公民享有()
《中华民国民法》的前三编引进了以下哪些国家的民法条文()
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于以下哪个年代()
下列关于宪法发展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的本质的界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07年真题)关于法的本质,下列学者中主张“理性论”的是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下列哪一时期制定的()
(2017年真题)简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随机试题
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化合价为+2,该元素在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王某,女,27岁,汉族,大专学历。家中独生女,家境富裕。王某和她的丈夫结婚已有四年,婚后发现丈夫和一女同事交往甚密,她总担心自己的丈夫会出轨。大半年来一直处于焦躁、烦恼之中。在家里时常和老公、孩子乱发脾气,工作上因为不能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引起单位领导
计算二重积分dxdy,其中D是第一象限内圆x2+y2=2x及直线y=0所围成的区域.
患者男性,74岁,因儿子打官司而担忧渐出现夜眠差,情绪低落,悲观厌世,总担心打官司的事情,患者自觉很痛苦,生活缺乏主动性。该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
善意占有属于()行为。
甲企业销售一批货物给乙企业,该销售行为取得利润20万元,乙企业将该批货物销售给丙企业,取得利润200万元。税务机关经过调查后认定甲企业和乙企业之间存在关联交易,将200万元的利润按照6:4的比例在甲和乙之间分配。该调整方法是()。
小学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全面教育,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整体学生的发展,而不应该强调学生个体的发展。()
国家消亡是指资产阶级国家的自行消亡,即随着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消灭,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自行退出历史舞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expoJ——reserveaspotB——registrationfeeK——themezone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