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格塞尔的爬梯实验证明了
格塞尔的爬梯实验证明了
admin
2018-11-11
71
问题
格塞尔的爬梯实验证明了
选项
A、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B、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C、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D、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阶段性是指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差异性是指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在身心发展上存在许多个别差异。不平衡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格塞尔曾以单卵孪生儿的爬梯实验,来说明人的素质成熟程度同教育的关系。格塞尔(1880-1961)曾选定单卵孪生姊妹二人作爬梯训练。对姊妹甲从生后第46周开始训练爬梯,每天练习10分钟,经过6周的训练后,同姊妹乙比较,甲用26秒完成爬梯动作,乙则用了45秒。从第52周开始对乙也作爬梯训练,两周后再次测验,乙只用10钟就完成了爬梯动作。这个实验无疑说明遗传素质的成熟阶段是教育的重要条件,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超越人的发展阶段,提前教育和训练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因此,正确答案为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Hr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理论是
第一个表达文艺复兴教育思想的人是
发现并重视团体生活对个人道德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的德育模式是
在海因兹偷药的故事中,如果儿童的回答是“偷药是不对的,好孩子是不应该偷药的”,这表明该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
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
在进步主义教育理论中,学校教学中采用二部制,将全校学生一分为二,又称为“双校制”的是()。
德育过程就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教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不同部分,教育是将人们分配到不同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的理论叫做()。
“爱屋及乌”这个成语中涉及的迁移类型是
马卡连柯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其教育理论不包括
随机试题
最可能的心电图表现是( )。如果并发乳头肌断裂,出现的可能性最大的体征是( )。
在运算放大电路中,漂移的主要原因是()。
简述悲剧的特征。
在企业的文化意义符号系统中,企业与社会、市场、顾客,以及在行业之间与企业内部,发生行为互动时,其意义所传达的文化指令属于()
在均质厚层软土地基上修筑铁路路堤,当软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cu=8kPa,路堤填料压实后的重度为18.5kN/m3时,如不考虑列车荷载影响和地基处理,路堤可能填筑的临界高度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钢梁制造焊接应在室内进行,相对湿度不宜高于()。
下列项目中的()被称为普通年金。
Which________rhetoricaldeviceisinthefollowingsentence?IhaveneverreadLiBai.
市场上售价3元300克的洗洁精分为两种:一种加有除臭剂,另一种没有加。尽管两种洗洁精的效果相同,但加有除臭剂的洗洁精在存放的时间方面明显不如没有加除臭剂的洗洁精长。根据上述短文,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下面设置系统菜单的命令中,错误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