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作答要求依次作答。答案要写在指定位置。不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4.

admin2012-02-27  36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作答要求依次作答。答案要写在指定位置。不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时,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资料1
    140字却引来7 000多个回复,这是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没有预料到的,由他日前发出的一条“向网友征集人大‘两会’议案”的微博引发广大网友热议,李东生直呼“凝练网友们真实的声音,非常值得聆听。”
    据了解,以微博征集“两会”议案建议,李东生在全国人大代表中首吃“螃蟹”。从目前征集的情况看,主要集中在民生问题,如房价、教育、税制改革和医疗等。李东生告诉本报记者,经过对网友建议的分析,他发现网友的话题集中在房价、物价等民生话题上。李东生认为,税制改革,尤其是个税调整,能够对民众各种生活经济压力带来有效地对冲和缓解。生活成本及工资收入等问题关系到大多数百姓的直接利益,值得特别关注。
    “网友的建议、留言我每天都会花时间认真阅读,并进行回复。一些核心的观点为我的‘两会’议案提供了更多思考。”李东生表示,网友的留言将作为他本次“两会”人大议案建议的参考,基于网友提炼出的一些建设性意见,他会结合此前的思路方向,展开进一步调查。
    这种新形式引起了网友的热捧,网友对李东生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期许很高,那么网友提出建议的可操作性有多大?能否得到其他人大代表的认可?李东生说,大家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建议,例如,有网友建议对个税征收实行“累进幅度和层级的制度”,真正让超过“起征点”不多的低收入人群减负,让高收人人群承担更高的纳税负担等。微博的篇幅有限,但有些网友站在宏观角度给出较为深入的建议,实属难得。
    2010年是“微博元年”,微博已成为日益重要的信息表达和传播通道,并具有“秒互动”的传播优势,短短140个字的“微信息”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微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这使它除了作为网民自娱自乐的一个工具外,也承担着更深层的社会责任。
    “本次微博征集能够收到网民如此热情的回复和响应出乎我的意料,也印证了我的更多想法,我将更加用心地关注网友的每一条建议。”李东生觉得微博征集人大议案的形式非常好,将新媒体作为社会各阶层问互动沟通的桥梁。这或许将引领一种趋势,今后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民代表关注新媒体平台,以平等开放的姿态与民众互动,加速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这两天,广州“两会”召开,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纷纷采用微博收集建议意见,特别是一些明星委员,粉丝达到几十万人,“微博问政”给代表委员和老百姓提供了一个积极的交流平台,大家都希望“为广州建言献策”。
    资料2
    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中的一种形式表现,网络问政即指不按传统的亲临现场,而通过网络工具,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参政及处理政务。在时下“两会”期间,“微博问政”现象成为热门议题。“博客问政”也是网络问政的表现形式之一。
    对此,《中国青年报》时评人士曹林表示,“微博问政”与“博客问政”实际上是一回事,“微博问政热”也仅仅是虚热和泡沫,靠电脑键盘功夫和电脑前的拍脑袋,浮躁地追逐诸种时尚,而不深入实际听取民意,只能提出类似“给老婆发工资”“给企业家评职称”“全面取消网吧”之类雷人建议。
    2008年为网络问政元年,2009年网络问政热遍中国各地,2010年网络问政劲刮新风,“微博问政”展露潜力。地方“两会”代表与委员流行起在网络上随时随地随手“摆摊”.而网民则可零距离“选购”政见,并向委员发问。
    在拥有3.84亿网民的中国,新兴的微博又被戏称为“围脖”。各地陆续召开的“两会”上,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也已经意识到“围脖”的问政潜力。地方“两会”上,微博这种崭新的沟通方式,成为议政的新载体。
    2009年底,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刊发的一篇题目为《“网络问政”在中国渐成新趋势》的评论稿,为这一年网络问政在中国的发展做了诠释。
    2010年1月25日,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在安徽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要“支持鼓励网络问政”。随后,中安在线以《“网络问政”首次写入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此消息立刻在互联网热传,“网络问政”迅速成为网络热词。
    资料3
    博客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两会”的代表委员赶在“两会”期间纷纷开设个人博客,通过博客吸纳民意。近半年来微博大热,这种热度也迅速扩展到“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也都纷纷开通微博听取民声。
    现今“两会”紧跟社会潮流,社会流行也在“两会”上得到体现,代表委员们总能敏锐地把握到社会最流行的沟通方式,将其应用到参政议政中。
    “微博问政”一时成为时尚。如浙江64岁的全国政协委员何水法一夜之问拥有了上万名微博粉丝;政协委员冯军微博中几个字留言就引来100多条评论。
    代表委员们争相戴“围脖”,套用微博推广商的一句广告语:这年头参加“两会”不戴个围脖,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无论是媒体专家还是代表委员,都对“两会”的微博热和代表委员的微博问政充满期待,盛赞微博问政“进一步拉近了‘两会’与网民的距离”,“是民主政治信息化表达的一种创新”。
    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微博问政热”,《中国青年报》人士曹林表示一直持怀疑态度,总觉得其中充满炒作、吹捧和包装出来的虚热成分,充斥着微博推广商的夸大其词和媒体对新生事物的过度追捧。
    博客刚刚出现的时候,“博客问政”也曾有过这样的风光,也曾掀起过一场“博客问政热”,代表委员纷纷赶在“两会”时开通个人博客。通过博客收集意见和征集议案提案,与网民保持沟通。可这种“博客问政”的热度保持了多久呢?有几个代表委员保持了更新博客的习惯,又有几个人真正把博客当做与民众进行沟通的工具。跟不少地方政府的网站一样,多数代表委员的博客在开完“两会”后就进入睡眠状态了,来年再开会时用户名和密码早忘得精光。
    博客才兴盛了几年,“博客问政热”迅速过时了,代表委员不上论坛了,不玩博客了,都纷纷去追捧微博时尚了——可微博跟博客有多大的区别呢?“微博问政”比“博客问政”先进多少、有多大的创新呢?微博推广商和媒体进行了许多阐释,可那些都仅仅只是形式,实质上并没有多少区别。代表委员通过微博征集民意与以前的博客并没有什么不同,都得通过发帖和留言进行沟通。比如浙江那位何水法委员在微博上就自己的提案征集意见,就跟以往的“博客问政”没有任何区别。
    “博客问政热”一窝蜂地来,又一窝蜂地去了。如今仅仅换了个名头的所谓“微博问政热”,也仅仅是虚热和泡沫罢了,如果缺乏一种代表与民众沟通的基础秩序和基本制度,也难免“一窝蜂来一窝蜂去”的命运,“两会”过后只留下一堆睡眠的微博账户。
    资料4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昨天发布2011年《法治蓝皮书》,其中的《中国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显示,59个国务院部门的政府网站,在主动信息公开方面只有科技部等8家部委得分超过了及格分数线60分。部分网站的“在线申请信息公开”平台,甚至人为增加了公众获取信息的难度和成本,其中难度最大的当属“打印申请表一亲笔签名再扫描以照片格式作为附件一发送申请”。
    《中国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2010)》对43个较大的市、59个国务院部门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进行了测评,并打分排名。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国情调研组的十余位研究人员,自2010年10月22日至12月15日,对近百个政府网站进行调研。
    除了浏览政府网站的栏目和信息外,调研人员还对信息链接、检索系统、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平台、咨询电话、咨询邮件的有效性等进行验证。调研组负责人强调,为了慎重起见,凡足调查人员无法找到信息内容、无法打开网页的,均由其他调查人员共同再次进行确认。在电话验证过程中,凡电话占线、无人接听的,均要求在同一时间内间隔30分钟以上再次拨打,仍无法接通的,则在一周之内的其他工作时间再次验证。
    国务院部委官网的“考卷”调研指标包括5个部分,分别是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设置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的设置情况、依申请公开平台的运行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形式和内容,预算信息的公开情况,每部分20分,总分100分。
    记者昨天登录得分垫底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发现,在政务公开栏中的2008年和2009年该局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均无法显示,“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医疗气功机构及人员审批”“政府采购”等公开项目无法点击。
    测评结果显示,国务院部门总分排名前8位的依次是:科学技术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农业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其余单位得分均在60分的及格线以下,占所有受访部委的八成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仅凭“预算信息公开”得了7分,位列老末。
    调查人员反映,绝大多数网站在主贞上设置了“政务公开”或“政府信息公开”的栏目,但部分栏目标志不醒目;有不少官网的信息多是关于领导活动的,涉及民众切身利益或者部门管理方面的信息比较少。
    一些政府机关虽然有官方网站,但部分栏目要么链接无法打开,要么打开后没有信息,或者提供的检索、在线申请等功能无法使用。在验证依申请公开时,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在线提交系统不够人性化,比如,在线填写的表格项目宽度不够、对电话号码的填写格式有特殊要求,却并不明确向申请人提示哪些地方填写有误,造成网民难以正常提交申请。还有网站部分栏目乃至整个网站基本处于休眠状态。地方政府的拆迁主管部门的网站、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网站均存在此类现象,有些更新时间甚至还停留在2007年。
    政府机关设置在线申请平台的初衷本是方便公众申请,但调查显示,部分网站却人为增加了难度和成本。有的政府机关核查网民提供的身份证号码的真实性,有的要求以特定格式上传身份证复印件,有的不仅要问申请公开的目的用途,还要求上传证明这一用途的文件;有的要求申请人签署不滥用信息的保证书,难度最大的当属“打印申请表一亲笔签名再扫描~以照片格式作为附件一发送申请”。为达到这些要求,申请人须拥有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并熟悉相应的信息处理技术。
    “因公出国/境考察团组人数和经费,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按要求向上级纪检监察部门汇报”类似的“有关规定”“按要求”的含混说法让调查组人员不知所云。有的回复直接拒绝公开信息或不受理申请,还有的要求补充申请资料。
    在法定的答复期限内,仅有18家国务院部委回复了申请,占被调查部委的三成,其中仅4家直接公开了有关信息或告知获取信息的方式。
    资料5
    我国开设微博仅一年,预计到今年年底微博累计活跃注册账户数将达6 500万。微博上,每个人都形成了一个“自媒体”,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微博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突发事件的传播舆论中心。受访专家认为,微博管理既有和论坛、博客等管理相似的共性问题,也有新的课题亟须破解。
    如何确保公信力,正是规范微博发展的最大问题。
    据万瑞数据联合主要网络媒体调查显示,37%的用户认为微博上的信息基本可信,6%的用户认为不太可信;96%的用户表示会通过微博了解、发布对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情况和观点。
    但令人忧虑的是,一些未经核实的事件也会被网民盲目转发,易误导社会。在宜黄事件处置告一段落后,有人署名“慧昌”以宜黄政府干部的名义在网上撰文回应宜黄事件,对此网民既有指责,也有认同。但网民普遍认可其文巾的这一段话:“对许多网民来说,对于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并不特别关心。当然他们也没有办法、没必要把事实真相弄得那么清,他们关注事件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心理折射和情绪宣泄。”猫扑网一位网友就拆迁事件发帖说,网上内容总是有意无意地向针对不利当地政府的方面引导,对政府有利的内容不写不说。
    要让透明、真实、理性、全面的信息和观点成为微博的主流,就必须依靠公信力建设。然而,中国互联网的公信力建设既是近年来网络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仅靠网络实名制也非治本之道。
    还有专家指出,记者、专家的微博往往被认为具有公信力,但在一些突发事件中可以发现,一些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人所发布的微博也存在并未核实的情况,误导了网民,助长了不满情绪。
    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副会长闵大洪在自己的博客上撰文说,要使微博对社会有益,要依赖传播节点上的人,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道德水准和辨别力。王玉琦认为,尽管“微博上人人都是记者”,但如果有一批公信力强的微博忠于事实、疏导情绪,网上舆情管理就主动多了。
    然而,微博裂变式的传播带来了管理难题。微博传播不是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而是裂变式的广泛传播,一个人的微博可以被其“粉丝”转发、再被“粉丝”的“粉丝”转发,不断蔓延。新浪试验表明,一条微博在半天之内可以传到国内各地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使得微博管理比其他网络应用更为困难。
    当微博日益成为突发事件传播舆论中心时,亦对政府部门依法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新媒体运用能力提出挑战。
    在宜黄事件中,拆迁户单方面的声音完全占领网上舆论。对此,地产界名人任志强说,“从微博的碎片式信息中,无法了解全部的情况与事实的真相,但如果微博中已经有这么多的转发与评论,为什么没有官方的发言人来澄清事实的本来面目呢?”潘石屹则回应认为:“宜黄官员应该早开微博。”
    江西省一位基层干部私下里说,在微博面前政府官员有点像“弱势群体”,不会说话了。
    应该看到,微博对于畅通民意渠道的积极意义值得肯定,在对其加强监管的同时,切不可因噎废食。最重要的是,更多的官方需要把有限的精力从“删帖删博”转移到树立起自己的网上意见领袖上来。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微博正是一个范例,其力争做到重大事件主动、及时、公开对全体网民发布。同样的实践再如公安系统微博等。而新华丰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推出的记者“两会”微博,也是媒体的一次有益探索。
对于突如其来的“微博问政热”,不少学者一直持怀疑态度:到底微博与政府合作能走多远,前景如何?“微博问政”如何才能走得更远、更好。从这个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观点陈述。要求:
(1)语言流畅,逻辑清楚;
(2)中心突出,措施可行;
(3)字数在1200字左右。

选项

答案加强管理,促使“微博问政”科学化、规范化 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演进到微博,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仅见证了传播技术和手段的革新,也意味着政治传播、意识形态建构的目标群体越来越庞大,领域越来越广阔,方式越来越灵活,渗透越来越深入,管控越来越困难,影响越来越深远。因循守旧的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方式已经很难跟上信息时代和新媒体更新换代的步伐,如何客观理性、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微博,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为当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首先,要解决网络问政机制问题。有人归纳当前“网络问政”为“先天诚意不足,后天发育不良”。微博只是形式,是技术手段,政府部门开辟官方微博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形成一个良好的网络问政机制。政府部门要开通评论功能,实现与网民的良性互动,及时对网络民意进行回复,建立网友留言办理反馈等制度,让网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意见、看法,得到重视和落实。 第二,要抢占政治传播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制高点。微博的兴起以及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告诉我们,一定要站在维护国家虚拟空间安全的高度重视微博的政治传播和思想塑造功能。只有高度重视、积极研究以微博为代表的新传媒,才能抢占政治传播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制高点。 第三,要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促进言论自由。今年之所以会出现“两会”期间“微博问政热”的现象,是与我国社会当下日益宽松、自由的民主氛围密不可分的。所以,当“微博问政”呈现出一个较好的势头之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更应该思考如何为进一步促进代表委员参政议政、增进代表委员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提供必要的、更为常态化的制度保障。这是“微博问政”能否走得更远的关键。 第四,要兴利除弊,科学引导。微博是一种现代化的工具,虽然存在触碰政策底线的问题,但不能简单地限制它,而应该科学地引导它。对于微博这种新兴媒介,国家和政府应贯彻以疏为主、引导优先的把关策略,建立一套科学的体制。应该对微博的现状和特点进行系统调查,出台一些更加符合实际的法律法规。个人、微博推广商以及国家的监管部门做好相应的自律和监管工作,兴利除弊,使微博得到良好有序的发展。 第五,要增强微博用户的道德自律意识。道德自律是强化新媒介把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网络中,一方面,由于没有现实生活角色的束缚,网络主体感受不到直接的道德舆论监督,从而导致其道德责任感下降,容易放纵自我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另一方面,目前网络立法尚不完善,现行法律对于网络违法行为和网络主体责任的认定都不甚明晰,因此针对网络违法行为的监督、约束和制裁显得比较困难。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是微博用户在道德自律时应强化的三个要点。所谓主体意识,是指利用微博来增强自身的道德判断、推理和选择能力,不要在闲言碎语中迷失自我;所谓责任意识,是指在享受微博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应该本着审慎的态度,严把信息关,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所谓规范意识,是指在使用微博时要注意网络礼仪,同时要尽量保证言语表达的内容与形式的规范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Xy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