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诉乙的合同纠纷案件,经一审、二审法院的审理,甲胜诉。乙申请再审,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再审过程中,乙提出反诉。对此,法院应如何处理?
甲诉乙的合同纠纷案件,经一审、二审法院的审理,甲胜诉。乙申请再审,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再审过程中,乙提出反诉。对此,法院应如何处理?
admin
2014-04-28
54
问题
甲诉乙的合同纠纷案件,经一审、二审法院的审理,甲胜诉。乙申请再审,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再审过程中,乙提出反诉。对此,法院应如何处理?
选项
A、将乙的反诉与甲提出的本诉合并审理
B、裁定驳回乙的反诉
C、判决驳回乙的反诉
D、就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乙另行起诉
答案
D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184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民诉意见》第184条规定,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本案中属于原审被告反诉的情形,因此选D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Zh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法人机关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甲企业与乙企业就彩电购销协议进行洽谈,其间乙采取了保密措施的市场开发计划被甲得知。甲遂推迟与乙签约,开始有针对性地吸引乙的潜在客户,导致乙的市场份额锐减。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甲去外地做生意,向乙借款5万元,为表示信用,甲将一套三居室的住房交给乙方居住。双方言明:利息与房租冲抵,一旦借款返还,乙即退还房屋。乙对甲的房屋享有什么权利?
甲欲购买乙的汽车。经协商,甲同意3天后签订正式的买卖合同,并先交1000元给乙,乙出具的收条上写明为“收到甲订金1000元。”3天后,甲了解到乙故意隐瞒了该车证照不齐的情况,故拒绝签订合同。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公民李某在甲市A区有平房一间,搬家前一直居住在其中。2009年3月李某在B区购得商品房一套,于是从平房中搬出,迁往B区。为了不让平房闲置,李某将平房借与在A区工作的朋友张某和俞某居住。2010年8月,住在同市C区的鲁某看中了这间平房,便与张某、俞某商量想买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的撤销、撤回、注销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甲有两子乙和丙,甲死亡后留有住房3间。乙乘丙长期外出之机,将3间房屋卖给丁,后因支付房款发生纠纷,乙将丁诉至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丙知道了这一情况,要求参加诉讼。关于丙在诉讼中的地位,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与司法解释的规定,审限是从立案至宣判、调解书送达的期间,下列哪些期间不计人审限?
某地突发百年未遇的冰雪灾害,乙离开自己的住宅躲避自然灾害。两天后,大雪压垮了乙的房屋,家中财物散落一地。灾后最先返回的邻居甲路过乙家时,将乙垮塌房屋中的2万元现金拿走。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甲与乙因借款合同发生纠纷,甲向某区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案件后,准备适用普通程序进行审理。甲为了能够尽快结案,建议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乙也同意适用简易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下列句子中,有动词使动用法的是()。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的关系是【】
驱蛔用治疗姜片虫用
竣工验收遗留问题,由()责成有关单位妥善处理。
对建筑的疏散楼梯进行工程验收时,下列关于疏散楼梯间检查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以下属于客户评级的专家判断法的是(’)。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该企业生产主要耗用一种原材料,该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20元,2018年6月初,该企业“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为300000元,“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分别为300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方针包括()。
1.请将下列数据建成一个电子表格(存放在A1:E6的区域内),并按照年龄从大到小排序,将个人所得税保留小数点后面两位,在E7单元格中计算5个人个人所得税的总和。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个人所得税(元)王廷男
Thetotal______fromlastmonth’scharitydancewerefarmorethanexpecte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