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材料一:“奏画已讫,应行刑者,皆三复奏讫,然始下决……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 ——《永徽律疏》 材料二:贞观五年(632年),相州人(今属河南安阳)李好德言涉妖妄,唐太宗李
材料一:“奏画已讫,应行刑者,皆三复奏讫,然始下决……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 ——《永徽律疏》 材料二:贞观五年(632年),相州人(今属河南安阳)李好德言涉妖妄,唐太宗李
admin
2019-02-26
76
问题
材料一:“奏画已讫,应行刑者,皆三复奏讫,然始下决……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
——《永徽律疏》
材料二:贞观五年(632年),相州人(今属河南安阳)李好德言涉妖妄,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将其关进监狱。此案交给大理丞(大法官)张蕴古审理。张审后上奏说:“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太宗准备采纳。蕴古在狱中与好德博戏(两人相对而坐玩游戏),泄露了圣旨。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事后,太宗后悔道:“蕴古身为法官,与囚博戏,漏泄朕言,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李世民还责怪丞相房玄龄等人没有及时谏诤。为了避免再错杀人,太宗颁诏:“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复奏。”
问题:
简述上述材料中的唐律制度?
选项
答案
上述两段材料中所体现的是唐律中有关死刑复核三复奏程序和五复奏程序,三复奏即死刑的执行必须经过三次重复上奏程序,死囚执行前一日复奏两次,执行当日仍可复奏一次,提请皇帝审慎考虑是否立即执行。不作复奏就执行死刑的,可以对执行者处以二千里流放刑,期限未满而行刑的,处以徒刑一年。材料一就是《永徽律疏》关于三复奏制度的具体规定;三复奏是基本制度,五复奏是在太宗时期鉴于张蕴古案而要求增加复奏次数,即在执行死刑前要五次重复上奏皇帝请示是否收回,材料二就是关于张蕴古案中唐太宗下诏要求五复奏的过程。此外,材料中没有体现的规定还有,犯有“恶逆”以上罪以及部曲、奴婢犯杀主人罪者,则一复奏后,就可执行死刑。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oX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我国目前的专门法院有
以下哪些是对法律的实施进行评价的标准()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有()。
在划分部门法时要考虑到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并同时注意社会关系法律调整的机制。对划分部门法的标准的论述,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下列决定法律移植必要性的是()。
某法院在审理一行政案件中认为某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患者王某到某医院就医时,因治疗问题而跟医院发生纠纷,诉至法院。有关本案中的法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2013年真题)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私自修订法律,并书之于竹简,称为“竹刑”。这位大夫是()。
《唐律疏议.断狱律》:“诸应讯囚者,必先以情,审察辞理,反复参验;犹未能决,事须讯问者,立案同判,然后拷讯。违者,杖六十。”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唐朝的什么制度?
随机试题
下面与上腹部扫描技术无关的是
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作用的药物是具有行气止痛、杀虫疗癣作用的药物是
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类型包括
某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中柱,剪跨比λ>2,截面尺寸及计算配筋如图1—47所示。抗震等级为四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底层柱底轴向压力设计值N1=300kN,二层柱底轴向压力设计值N2=225kN。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
联合杠杆可以反映()。
谬误:语法()
“走肖”对于“金戋”相当于“()”对于“()”
(Ⅰ)设随机变量X服从指数分布e(λ),证明:对任意非负实数s及t,有P(X≥s+t|x≥s)=P(X≥t).这个性质叫做指数分布的无记忆性.(Ⅱ)设电视机的使用年数X服从指数分布e(0.1),某人买了一台旧电视机,求还能使用5年以上的概率.
こら、金君!カンニングを いけません。
Theytookthehorsetothemarketto______.Whichofthefollowingiswro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