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通常围压下对砂土进行三轴试验,请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正确的?( )[2005年真题]
通常围压下对砂土进行三轴试验,请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正确的?( )[2005年真题]
admin
2016-07-07
78
问题
通常围压下对砂土进行三轴试验,请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正确的?( )[2005年真题]
选项
A、在排水试验中,密砂常会发生剪胀,松砂发生剪缩
B、在排水试验中,密砂的应力应变曲线达到峰值后常会有所下降
C、阎结不排水试验中,密砂中常会产生正孔压,松砂中常会产生负孔压
D、对密砂和松砂,在相同嗣压时排水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相似
答案
A,B
解析
由三轴试验特点知:完全饱和松砂在不排水试验中达到液化后发生稳态变形,大多数松砂在三轴不排水试验中表现出准态性状,而不是达到唯一最终稳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u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工程桩锚结构设计采用一排锚杆,初始条件为锚杆水平拉力设计值Td为400kN,自由段长度取lf=6m,直径d=150mm,倾角θ=20°。从锚头算起,锚杆穿过的土层的参数分别为:第一土层为黏性土,层厚h1=3m,IL=0.5;第二土层粉细砂,层厚h2=5m
某条形基础上荷载标准值Fk=160kN/m,基础布置和地基上层断面如图5—7所示,基础的埋置深度d=1.60m,采用振冲砂石桩置换法处理淤泥质粉质黏土。砂石桩长7.0m(设计地面下8.2m),直径d=800mm,间距s=2.0m,等边三角形排列。求此
某场地地层情况如图7—4所示,场地第②层中承压水头在地面下6.0m。现需在该场地进行沉井施工,沉井直径20m,深13.0m(深度自地面算起)。拟采用设计单井出水量为50m3/h的完整井沿沉井外侧均匀布置,降水影响半径为160m,将承压水水位降低至沉井底面下
在饱和软黏土中基坑开挖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如图7—3所示,已知软土的十字板剪切试验的抗剪强度τ=34kPa;基坑开挖深度16.3m,墙底插入坑底以下的深度17.3m,设有两道水平支撑,第一道支撑位于地面高程,第二道水平支撑距坑底3.5m,每延米支撑的轴向力
有一个岩石边坡,要求垂直开挖,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如图7一1所示。已知岩体的的一个最不利结构面为顺坡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55°。锚索与水平方向夹角20°,要求锚索自由段伸入该潜在滑动面的长度不小于1m。试问在10m高处的该锚索的自由段总长度至少应达到下列
某场地中有一土洞,洞穴顶面深15m,土体主力扩散角为30°,基础埋深为2.0m,该建筑物基础边缘距该洞应不小于()m。
根据泥石流痕迹调查测绘结果,在一弯道处的外侧泥位高程为1028m,内侧泥位高程为1025m,泥面宽度22m,弯道中心线曲率半径为30m。按现行《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一2001)公式计算,该弯道处近似的泥石流流速最接近下列哪一个选项的
某膨胀土地区的多年平均蒸发力和降水量值如表8—1所示。请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1987)确定该地区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2010年真题]
一无黏性土均质斜坡,处于饱和状态,地下水平行坡面渗流,土体饱和重度γsat为20kN/m3,c=0,φ=30°,假设滑动面为直线形,试问该斜坡稳定的临界坡角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2010年真题]
随机试题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企业开始实行
开面冠的颈环宽度为锤造冠的厚度为
关于脐疝正确的是
A.垂腕、垂指畸形B.爪形手畸形C.猿手畸形D.纽扣样畸形E.鹅颈样畸形尺神经损伤表现为
对于业务范围较窄,服务功能较全面的某物流企业来说,其最好采用()。
劝说朋友,话不必说尽,只要其心领神会,便当止住,否则就是__________;做文章,句子不要太显,诡文而谲谏,寓言以讽喻,点景以生情,意味更见__________。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系统论证的教育家是()。
某地居民用水价格分二级阶梯,户年用水量在0~180(含)吨的水价5元/吨;180吨以上的水价7元/吨。户内人口在5人以上的,每多1人,阶梯水量标准增加30吨。老张家5人,老李家6人,去年用水量都是210电。问老李家的人均水费比老张家少约多少元?()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之日计算。
ThefirstperformanceofTchaikovsky’sTheNutcracker,inSt.Petersburgin1892,wasaflop.Wroteonecriticthenextday:"F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