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乙两国是邻国。乙国新一届政府决定在其境内部署进攻性武器,甲国认为乙国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向乙国境内发射导弹,将乙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甲乙两国是邻国。乙国新一届政府决定在其境内部署进攻性武器,甲国认为乙国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向乙国境内发射导弹,将乙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dmin
2019-02-01
60
问题
甲乙两国是邻国。乙国新一届政府决定在其境内部署进攻性武器,甲国认为乙国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向乙国境内发射导弹,将乙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选项
A、甲国的行为构成侵略,因为其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武器
B、乙国的行为构成侵略,因为其部署了威胁甲国的进攻性武器
C、甲国的行为构成国际法上的自卫
D、甲国为了维护其主权,可以将乙国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甲国的行为属于“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任何武器”的侵略行为,A正确。乙国只是在其境内部署进攻性武器,虽然可能不符合某些协定,但并不构成“侵略”,B错。自卫在国际法上是使用武力的合法性依据之一,但自卫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必要性、相称性和安理会主导三项原则。一般而言.自卫权的行使应针对实际已发生的外来武装攻击行为。而本题的乙国尚未进行武装攻击,C错,D也不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vw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关于土地权益的纠纷,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08—卷一—26,单)
世界各国都将公共秩序保留作为捍卫本国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关于这一制度,下列哪项判断是错误的?
中国甲公司从某国乙公司进口一批货物,委托中国丙银行出具一份不可撤销信用证。乙公司发货后持单据向丙银行指定的丁银行请求付款,银行审单时发现单据上记载内容和信用证不完全一致。乙公司称甲公司接受此不符点,丙银行经与甲公司沟通,证实了该说法,即指示丁银行付款。后甲
关于西周法制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甲国人张某侵吞中国某国企驻甲国办事处的大量财产。根据中国和甲国的法律,张某的行为均认定为犯罪。中国与甲国没有司法协助协定。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一第33题)
关于城市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吴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以向上级请示为由一直未予任何答复,吴某应当何处理?
张某居住在深圳,2008年3月被深圳某公司劳务派遣到马来西亚工作,2010年6月回深圳,转而受雇于香港某公司,其间每周一到周五在香港上班,周五晚上回深圳与家人团聚。2012年1月,张某离职到北京治病,2013年6月回深圳,现居该地。依《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
中国某法院审理一起涉外民事纠纷,需要向作为被告的外国某公司进行送达。根据《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海牙《送达公约》)、中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关于该案件的涉外送达,法院的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根据我国《律师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一/2008年第48题)
随机试题
不参与呼吸运动的骨骼肌是()。
有关肺通气阻力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下列哪一型白血病最易发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用已知pH值的标准缓冲液校正pH计的目的是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历史地位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试卷一第18题)
在施工现场进行高处临边作业时,若工作而的边沿无有效围护设施,应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立杆及挡脚板组成。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
某热力管道的介质工作温度为800℃,为了节能及安全,其外设计有保温层,该保温层宜选用的材料有()。
简单介绍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Thetwocountriesachievedsomeprogressinthesphereoftraderelations,traditionallyasourceof______irritation.
(1)在名为Forml的窗体上绘制两个标签(名称分别为Labell和Label2,标题分别为“长”和“宽”)、两个文本框(名称分别为Text1和Text2,Text属性均为空白)和一个命令按钮(名称为Commandl,标题为“输入”)。编写命令按钮的Cl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