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2006年第3题】题6~10:某县在城网改造中需将环城18km约110kV架空线路换为单芯交联聚氯乙烯铝芯电缆,采用隧道内敷设,架空线路输送容量为100MVA,短路电流为31.5kA,短路电流持续时间为0.2s,单芯交联聚氯乙烯铝芯电缆在空气中一字形敷设
【2006年第3题】题6~10:某县在城网改造中需将环城18km约110kV架空线路换为单芯交联聚氯乙烯铝芯电缆,采用隧道内敷设,架空线路输送容量为100MVA,短路电流为31.5kA,短路电流持续时间为0.2s,单芯交联聚氯乙烯铝芯电缆在空气中一字形敷设
admin
2019-04-10
37
问题
【2006年第3题】题6~10:某县在城网改造中需将环城18km约110kV架空线路换为单芯交联聚氯乙烯铝芯电缆,采用隧道内敷设,架空线路输送容量为100MVA,短路电流为31.5kA,短路电流持续时间为0.2s,单芯交联聚氯乙烯铝芯电缆在空气中一字形敷设时的载流量及电缆的其他参数见下表。
根据上述条件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经过计算,电缆敷设时需将电缆保护层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内两端护层三相互联接地,且每单元又用绝缘连接盒分为三段,每段交叉换位并经保护器接地。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选项
A、为降低电缆护层上的感应电压
B、为使电缆三相的阻抗参数相同
C、为使每相电缆护层内的感应电流相互抵消
D、为使每相电缆产生的电压降相互抵消
答案
A
解析
根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第4.1.10条和第4.1.11条,题目所述方法是为了降低电缆护层上的感应电压。
本题没有明确的条文及条文说明来规定,只能从GB 50217—2007第4.1.10条规定来理解。第4.1.10条规定电缆线路的正常感应电压值应限制在50V或300V,因此第4.1.11条规定的内容就是为了降低感应电压所采取的措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4y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供配电(专业案例)题库注册电气工程师分类
0
供配电(专业案例)
注册电气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第75题]主干管在A、B间是由两条支管组成的一个并联管路,两支管的长度和管径分别为l1=1800m,d1=150mm,l2=3000m,d2=200mm,两支管的沿程阻力系数λ均为0.01,若主干管流量Q=39L/s,则两支管流量分别为(
[2013年,第75题]并联长管的流动特征是()。
[2014年,第93题]二极管应用电路如图7.5-19(a)所示,电路的激励ui如图(b)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则电路的输出电压uo的平均值UO等于()。
[2007年,第73题]工字形截面梁在图5.11-2示荷载作用下,截面m-m上的正应力分布为()。
[2009年,第32题;2014年,第32题]在空气中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观测到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为1.33mm,当把实验装置放入水中(水的折射率为n=1.33)时,则相邻明条纹的间距变为()。
[2012年,第43题]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图如下:在空气存在的条件下,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最稳定的是()。
[2008年,第41题]暴露在常温空气中的碳并不燃烧,只是由于反应C(s)+O2(g)=CO2(g)(已知CO2(g)的(298.15K)=-394.36kJ/mol)()。
电路如题87图所示,已知:R1=R2=R3=10kΩ,Rf=20kn,Ui=10V,输出电压Uo=()V。
对称三相负载接成△,功率为2.4kW,功率因数0.6,已知电源线电压UL=380V,通过负载的电流为()A。
随机试题
患者男,56岁。因右足趾结节半年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足趾外侧出现一米粒大青褐色结节,无自觉症状,且逐渐增至蚕豆大,未曾诊治。既往体健,无肿瘤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专科检查:右足趾外侧可见一蚕豆大结节,表面光滑,其上有紫色点状出血,质地中等,边界清
右心衰竭的体征不包括下述哪一种表现
下列何药不是生化汤的组成药物()
钢筋连接接头的受拉承载力标准值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倍。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下列工程中,属于分项工程的是()。
应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项目投资时,若将工程合同价作为投资的实际值,则可作为投资计划值的是()。
把技术创新战略分为进攻型战略、防御型战略和切人型战略,是按照()标准来划分的。
下列选项中的银行,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之一。其基本要求有
Americanthisyearwillswallow15,000tonsdrugsofaspirin,oneofsafestandmosteffectiveinventedbyman.【M1】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