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中国证监会2006年8月对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进行例行检查中,发现以下事实要点: (1)2006年2月,甲公司拟为控股股东A企业2 000万元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甲公司股东大会对该项担保进行表决时,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的表决权总数为15
中国证监会2006年8月对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进行例行检查中,发现以下事实要点: (1)2006年2月,甲公司拟为控股股东A企业2 000万元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甲公司股东大会对该项担保进行表决时,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的表决权总数为15
admin
2009-03-15
53
问题
中国证监会2006年8月对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进行例行检查中,发现以下事实要点:
(1)2006年2月,甲公司拟为控股股东A企业2 000万元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甲公司股东大会对该项担保进行表决时,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的表决权总数为15 000万股,其中包括A企业所持的6 000万股。A企业未参与表决,其他股东的赞成票为5 000万股,反对票为4 000万股。
(2)2006年3月,甲公司拟为乙公司2亿元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该担保数额达到了甲公司资产总额的35%。甲公司股东大会对该项担保进行表决时,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的表决权总数为15 000万股,赞成票为9 000万股,反对票为6 000万股。
(3)2006年4月,甲公司拟租用股东B企业的设备。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甲公司董事会对该租赁事项进行表决时,有关情况如下:甲公司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人数为5人,其中包括B企业派出的董事王某。王某未参加投票表决,表决结果为3票赞成,1票反对。
要求: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指出甲公司股东大会能否通过为A企业的担保事项,并说明理由。
(2)根据本题要点(2)所提示的内容,指出甲公司股东大会能否通过为乙公司的担保事项,并说明理由。
(3)根据本题要点(3)所提示的内容。指出甲公司董事会能否通过与B企业的租赁事项,并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1)甲公司股东大会可以通过该担保事项。根据规定,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接受担保的股东不得参加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在本题中,接受担保的A企业未参与该项表决,出席股东大会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为9 000万股,赞成票(5 000万股)超过了半数。 (2)甲公司股东大会不能通过该担保事项。根据规定,上市公司在1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在本题中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69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经济法题库注册会计师分类
0
经济法
注册会计师
相关试题推荐
利用融资的每股收益分析企业资本结构时,能够提高每股收益的资本结构是最佳的,反之则不够合理。()
利用相对价值模型估算企业价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成本按性态分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某企业的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食品,目前正处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旺季。该企业的资产总额6000万元,其中长期资产3000万元,流动资产3000万元,稳定性流动资产约占流动资产的40%;负债总额3600万元,其中流动负债2600万元,流动负债的65%为自发性负债,
某商业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销售成本为1600万元;年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00万元和400万元;年初、年末存货余额分别为200万元和600万元;年末速动比率为1.2,年末现金比率为0.7。假定该企业流动资产由速动资产和存货组成,速动
常见的实物期权包括()。
按照国际惯例,大多数长期借款合同中,为了防止借款企业偿债能力下降,都严格限制借款企业资本性支出规模,而不限制借款企业租赁固定资产的规模。()
某项目的生产经营期为5年,设备原值为20万元,预计净残值收入10000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4年,税法预计的净残值为8000元,直线法计提折旧,所得税率为30%,设备使用五年后报废时,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元。
从量的规定性上来看,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在没有风险的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随机试题
膀胱刺激征包括尿频、________和________。
具有疏风解表、泻热通便功用的方剂是
以呃逆的声音辨证,胃火上逆型呃逆的表现为
主张对痘疹等病“温补凉泻,各附所宜”的医家是
注册会计师对特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 )。
在对批产品进行抽样验收时,样本可以()。
计划的写作特点是()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时期。
古代印度的教育控制在()教和佛教手中。
论述建设创新型国家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方面?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