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19世纪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19世纪
admin
2021-06-30
31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当时,英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英国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法国从越南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19世纪40年代,俄国势力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美国也积极参与到侵华活动中。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两次鸦片战争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40余艘,士兵4000多名,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组织了抵抗。这场反击英国侵略的战争,以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而结束。《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英国等侵略者从鸦片战争中获得了种种特权,但是未能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它们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次年,英、法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大沽炮台,遭到清军反击,英法兵舰损失很大。
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面对英美官员交涉鸦片烟土需要国际知识,便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林则徐被贬后,把《四洲志》交给他的朋友魏源。魏源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部书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福建布政使徐继畲是又一位开眼看世界的人。他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瀛寰志略》一书。《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这些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要求: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段编辑好的“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视频。 教师:大家刚才看的短片是哪两场战争,反映了什么事件?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同学习本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营造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两次鸦片战争的情境中,为新课教学打好基础。 二、新课讲授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有关19世纪中期的中国和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情况的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展示的材料内容,尝试总结这一时期世界与中国间的主要差异。 学生阅读并思考相关内容后,将这一时期世界与中国间的主要差异整理为以下内容。 (1)政治:中国实行君主专制,日益腐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世界范围内建立。 (2)经济:中国表现为小农经济,科技落后;世界其他国家表现为开展工业革命,生产力提升。 (3)军事:中国表现为武备落后,军队战斗力低下;英美等国表现为船坚炮利。 (4)外交:中国表现为闭关锁国,愚昧无知;英美等国表现为推行霸权,进行殖民扩张。 (5)综合表现:中国表现为社会矛盾尖锐,危机四伏;世界其他国家表现为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二)两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 (1)战争的起因 为了阻止鸦片的输入,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林则徐到任后,采取积极措施,将收缴的英国和美国商人贩卖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国鸦片商人唆使英国政府宣布对中国发动战争。 (2)战争的主要经过 1840年,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40余艘,士兵4000多名,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此后,英国军队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不断进犯,在南京下关准备攻城。清政府被迫接受英国提出的要求。 (3)战争的结局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按照条约规定,清政府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1844年,美国、法国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4)战争影响 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战争的起因 英国等侵略者从鸦片战争中获得了种种特权,但是未能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他们便要求修约。清政府以《南京条约》不是商约为由,拒绝修约。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战争的主要经过 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不断北上,进攻天津。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英法两国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大沽炮台。1860年,英法联军先占领天津,后进攻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3)战争的结局 清政府在列强的逼迫下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英法两国通过上述条约获得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大量权益。鸦片贸易也实现合法化。沙皇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承认此前签订的《瑷珲条约》,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 (4)战争影响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开眼看世界 1.代表人物主张及实践 (1)林则徐:组织人员编译整理《四洲志》,设立译馆,搜集有利于外交事务的信息。 (2)魏源:编撰《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成为当时中国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徐继畲: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撰成《瀛寰志略》。 2.对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的评价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有关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的简介材料和人们对三者的历史评价,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对三人的评价。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派代表给出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对各组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得出最终结论,具体内容如下。 (1)进步性: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效仿,是对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2)启蒙性:为我国早期近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准备,起到开阔眼界、启迪思想、引导探索救国之路的作用,开创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3)爱国性:学习西方的目的是强国御侮。 (4)局限性:没有脱离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对西方的学习是肤浅的,局限在器物(技术)层面;根本目的是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没有付诸实践。 【设计意图】学习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在分析过程中对比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情况,培养学生分析中外共时性问题的能力——历史时空观。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结合相关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三、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本课重难点知识的练习试题,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作答。作答时教师予以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演练试题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做到查漏补缺。 四、本课小结 教师结合板书内容,带领学生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知识要点,加深记忆,巩固理解。 五、课后作业 教师布置一篇小论文,题目是“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战败能否避免?”,请学生课后结合材料予以分析论述,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论文。 【设计意图】在历史小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7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图11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液体内部的压强”一节中的一个演示实验,在容器中盛满水,深度越深,开口处的橡皮膜形变越大。任务: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片段。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光的传播”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光的传播”中部分内容如图9所示:材料三教学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如图6是某初中物理教科书“功率”一节中的内容。任务:简述什么是功率。
请结合“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谈谈你对“过程与方法评价”的理解。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串联和并联”的内容要求是:“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为“串联和并联”设计了如下演示
两根相距为Z的平行直导轨ab、cd,bd间连有一固定电阻R,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删为放在导轨ab和cb上的一长度也为l的导体杆,与ab垂直,其电阻为R,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指向图中纸面内),现使MN删沿导轨
案例:教师演示实验并提问:让一张纸与一个小钢球同时从同一高度处开始自由下落,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钢球先落地。教师:对,这就是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教师演示实验:教师把刚才的纸揉成团,再与小球一起由静止开始从同一高度处同时下落,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库仑定律”的内容要求是:知道点电荷模型。知道两个点电荷间互相作用的规律。体会探究库仑定律过程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材料二高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关于“库仑定律”的实验设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赵老师“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片段:师:(播放“冷锋和暖锋”多媒体课件)我们怎样来区别冷锋和暖锋。生:冷锋就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锋就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师:那么冷锋的冷气团怎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随机试题
M公司环境污染事件M公司是某市一家知名的国有化工企业,拥有1000多名员工,每年上缴2亿多元,为该市的纳税大户,公司王总经理也被评为优秀企业家。2010年公司决定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扩大生产,企业升级。9月技改完成并试生产,但是却偷偷将氨氮含
对于患虫病兼体虚者的治疗原则是( )。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下列案件的处理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某房地产开发商打算在英国的一处废弃的私人庄园开发别墅群项目,周围没有其他房产项目。该私人庄园虽早已废弃,但已成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因此政府需要评价环境价值来判断是否审批该房地产开发项目。问题: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步骤有哪些?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对证券交易所作出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证券交易所设立的复核机构申请复核。
能够同时以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分别反映企业经营收支和相关现金收支的预算是()。
某些种类的海豚利用回声定位来发现猎物:它们发射出滴答的声音,然后接收水域中远处物体反射的回音。海洋生物学家推测这些滴答声可能有另一个作用:海豚用异常高频的滴答声使猎物的感官超负荷,从而击晕近距离的猎物。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推测构成质疑?
单用户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多用户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最明显的、也是最重要的差别是否支持多个用户()数据库。
【B1】【B3】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