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苦难是什么?苦难是“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叹息;苦难是“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的伤感;苦难是“耕夫占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的凄凉;苦难更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悲愤。并且这些苦难也时常伴随着我们。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
苦难是什么?苦难是“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叹息;苦难是“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的伤感;苦难是“耕夫占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的凄凉;苦难更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悲愤。并且这些苦难也时常伴随着我们。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
admin
2016-01-14
42
问题
苦难是什么?苦难是“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叹息;苦难是“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的伤感;苦难是“耕夫占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的凄凉;苦难更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悲愤。并且这些苦难也时常伴随着我们。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有些挫折、尴尬、困境甚至逆境、危机都是正常的。并且高人与常人、伟人与凡人之间的区别,可能主要表现在面对逆境时的策略是不是得当,而他本人又能否在苦难中品味那丝丝“甘甜”,并努力走出苦难。这段话意在说明( )。
选项
A、什么是苦难
B、苦难的存在是正常的
C、在苦难中学会品味“甘甜”,面对逆境时乐观前行
D、高人与常人、伟人与凡人之间的区别
答案
C
解析
文段为分一总结构。第一句为背景铺垫介绍了什么是苦难,第二、三句说明了苦难经常存在,最后一句用“高人与常人、伟人与凡人”处理苦难的区别引出文段的主旨,即“在苦难中品味那丝丝‘甘甜’,并努力走出苦难”。故本题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Al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行测
国家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湖南选调2012—78)一个水塘里放养了鱼和鳖。鳖的数量占二者总数量的,现在又放进了130条鱼,这时鳖的数量占二者总数量的。这个水塘里一共有()只鳖。
(广东2012—8)某企业为员工定制工作服,请服装公司的裁缝量体裁衣,裁缝每小时为52名男员工、35名女员工量体。几小时后,刚好量完所有的女员工的尺寸,这时还有24名男员工没有量体。若男女员工的比例为11:7,则该企业共有多少名员工?()
某连锁企业在10个城市共有100家专卖店,每个城市的专卖店数量都不同。如果专卖店数量排名第5多的城市有12家专卖店,那么专卖店数量排名最后的城市,最多有几家专卖店?
一个人生活虽然很难,但也必须学会一个人,不要轻易依赖别人。这样以后身边的人都离开你的时候,你还可以好好活下去。 如果以上为真,则以下哪项为真?
内隐学习是指一种无需意志努力的潜意识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特点在于人们潜意识地获得某种知识,而且无需意志努力就可以将这些知识提取出来,并应用于特定任务的操作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内隐学习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2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80718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7%。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人280524万元,同比下降4.3%;进口影片票房收入526661万元,同比增长90.4%。2012年上半年票房收入超过全国电影票房收入8%的省份有几个?
2011年,我国商标局共受理商标注册申请1416785件,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商标注册网上申请达804926件,占同期商标注册申请总量的56.8%。国内申请1273827件,外国来华申请量(包括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领土延伸申请的47127件)14295
以数名8一10岁的孩子为对象进行研究,在同样天气情况下,对他们的运动表现、出汗、身体补水以及运动后多项身体变化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孩子大量出汗后,喝牛奶更能有效预防脱水。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结果?
人类是一种文化动物。人类的行为不仅被先天的生物本能所决定,而且也受到后天的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不管你是否能意识到。美丽往往是谎言,而实话往往很难听。浏览网页,你可能被华丽的页面
随机试题
下列关于投资基金评估应注意的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按照安装方式,可将MODEM分为________。
对哭闹不休的婴幼儿口服给药时应
反映组织灌流情况最有价值的监测指标是
A.皮肤 B.胸胁 C.腹部 D.头颅 E.四肢小儿水肿,按诊的主要部位是
完全垄断市场结构
假设某公司2015年5月8日的一份可转换债券价值的评估数据如下:纯债券价值820元、转换价值855元和期权价值132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温和型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每年上涨在()的通货膨胀。
中国共产党发展与其他各国政党相互关系的准则是()。
“教学相长”出自于《论语》。()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