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论述张骞出西域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比较以及主要史实内容、历史影响。
试论述张骞出西域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比较以及主要史实内容、历史影响。
admin
2019-07-08
54
问题
试论述张骞出西域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比较以及主要史实内容、历史影响。
选项
答案
(一)背景 (1)张骞通西域。汉武帝一即位,就准备反击匈奴。他为了争取联合力量,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大月氏。大月氏原居于今敦煌、祁连之间,文帝时期,为匈奴所破,被迫西迁,重建国家。张骞出使大月氏的目的,是约大月氏与汉联合,东西两面夹击匈奴,胜利后可回归河西故地。(2)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要宣传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谕各国前来朝贡,也有发展以朝贡为形式的海外贸易的意图。 (二)过程 (1)张骞通西域。第一次是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第二次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出使西域的目的:第一次要联合大月氏,第二次要联合乌孙。当时匈奴在西域势力很大,大月氏、乌孙不想再回原地,所以张骞原定的目的未能达到。但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对六七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物产、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考察,回来后向武帝作了详细汇报。第二次出使到乌孙,并派助手到达许多国家。他回来时带了几十名乌孙人到长安,这是西域派使者第一次到中原来,受到隆重接待。不久,张骞的助手们也带着其他国家的使者一起回到长安。(2)郑和下西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越过赤道。 (三)历史意义 (1)张骞通西域。汉族人民与西域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中原地区的先进技术不断地传人西域,如中原的井渠法和穿井技术对西域的影响很广泛。此外丝织品、漆器等精美手工艺品大量向西域行销,对西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西域劳动人民也把繁殖和饲养牲畜的方法、种植瓜果蔬菜和豆类的技术传到了汉族人民居住地区,丰富了汉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2)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方,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LJ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天主教会大分裂】(WesternSchism)
概述19世纪以来全球民族国家建立的四次浪潮。(2009年统考真题)
简述洋务运动创建的五个军工企业
简述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东北师范大学2000年世界上古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世界上古史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世界上古史真题)
1947年印巴分治时,巴基斯坦的领导人是()。A.苏加诺B.尼赫鲁C.真纳D.纳赛尔
被视为拜占庭建筑风格典型代表的是()。
中共在抗战时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和抗战胜利后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两大口号的共同点是()。
纳吉的“新政策”
简述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
【路府州县】
随机试题
求微分方程eyy′-χ=0满足y|χ=0=0的特解.
女性,51岁,因左侧鼻堵2年,感冒时加重,并流脓涕时带血,前额部和面颊部胀痛。检查发现左侧鼻腔中鼻道有水肿样物和脓。本病治疗哪种方法最好
患儿,11岁。上前牙牙龈时常流脓1月余,检查:11远中舌面深龋,探无反应,无穿髓孔,牙松动Ⅰ度,叩痛(﹢),冷热测无反应,唇侧牙龈近根尖处有一窦道口。为确定诊断,临床需做的检查是
A.破瘀散结B.理气行滞C.先攻后补D.攻补兼施E.先补后攻久病体弱的癓瘕患者,其治法是()
(2006)饱和蒸汽分别在A、B两个等温垂直壁面上凝结,其中A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为H和2H,B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为2H和H,两个壁面上的凝结传热量分别为QA和QB。如果液膜中的流动都是层流,则()。
道氏理论的创始人也是道一琼斯平均指数的创立人。( )
如果企业存在预期收益较高的投资机会,或者处于最佳的经营状况,就可以采用()。
广告行业自律从根本上讲是一种道德要求,它要求行业组织的成员自觉地遵守广告的_________。
如图,设P是圆x2+y2=25上的动点,点D是P在x轴上的投影,M为PD上一点,且|MD|=PD|.当P在圆上运动时,求点M的轨迹C的方程;
我国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