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某企业会计人员在期末结账前,发现下列错账: (1)生产A产品领用原材料65000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56 000 贷:原材料 56 000 并已据以登记入账。 (2)收到投资者投入机器设备
某企业会计人员在期末结账前,发现下列错账: (1)生产A产品领用原材料65000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56 000 贷:原材料 56 000 并已据以登记入账。 (2)收到投资者投入机器设备
admin
2010-02-06
46
问题
某企业会计人员在期末结账前,发现下列错账:
(1)生产A产品领用原材料65000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56 000
贷:原材料 56 000
并已据以登记入账。
(2)收到投资者投入机器设备一台价值20000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20 000
贷:资本公积 20 000
并已据以登记入账。
(3)分配结转本期发生的制造费用69000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96 000
贷:制造费用 96 000
并已据以登记入账。
(4)结转本期完工产品生产成本538000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538 000
贷:生产成本 538 000
登记入账时,误记为583000元。
(5)职工预借差旅费5000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5 000
贷:库存现金 5 000
并巳据以登记入账。
(6)销售部门领用材料6000元,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销售费用 60 000
贷:原材料 60000
并巳据以登记入账。
要求:指出更正方法并更正错账。
选项
答案
补充登记法 借:生产成本 9 000 贷:原材料 9 000 (2)红字更正祛 借:固定资产 [*] 贷:资本公积[*] 借:固定资产 20 000 贷:实收资本 20 000 (3)红字更正法 借:生产成本 [*] 贷:制造费用 [*] 或:借:生产成本 [*] 贷:制造费用 [*] 借:生产成本 69 000 贷:制造费用 69 000 (4)划线更正法在错误的账簿上直接划线更正 538 000 [*] (注:如采用文字表述正确的亦有效) (5)红字更正法 借:管理费用 [*] 贷:库存现金 [*] 借:其他应收款 5 000 贷:库存现金 5 000 (6)红字更正法 借:销售费用 [*] 贷:原材料 [*] 或:借:销售费用 [*] 贷:原材料 [*] 借:销售费用 6 000 贷:原材料 6 000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sK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会计基础题库会计从业资格分类
0
会计基础
会计从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设置供应商信息是指对与企业有业务往来核算关系的()进行分类并设置其基本信息。
修改会计科目。科目编码为1122的科目辅助核算修改为“单位”,多币种核算修改为“核算所有币种”。
(操作员:张主管;账套:103账套;操作日期:2014年1月1日)输入下列科目的期初余额。库存商品——甲产品:50000数量:100
建立账套时,如果选择“是否按行业预置科目”,则系统会自动建立企业所需的所有会计科目。()
日常业务只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发生,所涉及的金额相同。()
(操作员:卞会计;账套:202账套;操作日期:2015年1月31日)将转账前第0002号凭证的借贷方丙材料的数量全部修改为1000千克,每千克10元。
下列模块中,()与“工资核算模块”之间存在数据传递关系。
(操作员:李会计;账套:203账套;操作日期:2014年1月31日)1月20日,办公室孙清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出差前预借6000元,实际报销8000元,不足部分以现金补足,请填制记账凭证。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规定,企业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的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的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设置的账户是()。
随机试题
神经调节的特点为
在上运动神经元和感觉完好情况下,右上腹壁反射消失提示
女性,41岁。多次测量血压为145/90mmHg。考虑患者存在
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证属潮热汗出,腹满疼痛,大便秘结,苔黄燥,脉沉实。证属
石灰岩经热变质重结晶后变成()。[2014年真题]
(2007年)某理想气体在进行卡诺循环时,低温热源的温度为T,高温热源的温度为nT。则该理想气体在一个循环中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
下列对有关法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学院的每个系都有一名系主任,且一个教师可同时担任多个系的系主任,则实体系主任和实体系间的联系是
Duringthelastthirtyyears,theinternationaleconomyhasexperiencedabasicchange.Im¬provementsintheInternetandothe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