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

admin2018-05-08  21

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材料中方仲永的成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方仲永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选项

答案①方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具有天赋的人,如果没有后天的教育、良好的环境和努力,要想成功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方仲永的成长受遗传、教育、环境和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影响。 ②一个人的身心发展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受后天教育、环境、个人主观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而学校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这些因素彼此关联、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1YR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