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56】阅读下述案例,请分别用3种学习动机理论,对小明厌学、弃学的行为作出解释。请回答: (1)班杜拉自我效能的基本含义。 (2)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可以有哪些有效的切入点? (3)从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看,自我调节的学习要涉

admin2019-08-07  9

问题 【2009-56】阅读下述案例,请分别用3种学习动机理论,对小明厌学、弃学的行为作出解释。请回答:
    (1)班杜拉自我效能的基本含义。
    (2)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可以有哪些有效的切入点?
    (3)从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看,自我调节的学习要涉及哪些活动?
    小明在初中学习阶段,成绩一直居于班级前列。中考时发挥得不太理想,考分比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低5分。父母设法让小明进入一所市重点高中就读。进入高中学习的头几个月,小明心想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铆足了劲,刻苦学习,成绩也一直居于班级平均线以上。可是第一学期末的两次年级统考中,小明成绩的总分排名却落到班级第37名。寒假中小明没有休息,希望通过加班加点复习,迎头赶上。但第二学期开学后的几次测验中,小明的成绩一直没有起色,上课的时候,老师也很少让他回答问题。特别是数学成绩经常在班级倒数十名的圈子里徘徊。小明开始怀疑自己头脑是不是缺乏数学细胞。原来语文一直是小明的优势学科,现在也开始明显退步。自此以后,小明就提不起精神,不想看书。有时放学回家连书包也不动。近来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上学了。父母对小明也批评过,也骂过,都无效果。

选项

答案(1)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维纳认为,人们倾向于将成败的原因归结于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部环境;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的归因会对自己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本题中,小明进入高中后,在几次年级统考中名次后移,虽经努力而未见成效,就将自己的学业失败归之于能力低下,这一消极归因使其感到羞愧,对未来学习结果的预期也很不乐观,因而降低了学习的坚持性。 (2)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之,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在本题中,小明进入高中后由于几次考试连续失利,因消极的归因模式而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对学习成功的期望降低。当“改变失败结局”的目标一再受挫后,体验到更多的紧张、焦虑,因而产生厌学情绪。 (3)科温顿的自我价值理论。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当自我价值受到威胁时会竭力维护并将自我接受作为最优先的追求,即建立一个正面的自我形象进行防御和保护。在本题中,小明进入高中后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很容易将其归因于自己能力水平低。此时如果继续努力学习而成绩仍然不能提高,小明就不得不因承认自己“无能”,而面临丧失自尊的威胁:如果放弃学习,便可将学业失败归因于“没有学习”“没有努力”,从而避免了自尊的丧失。因此,放弃学习是小明保护自我价值、避免自尊丧失的一种策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Ag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