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dmin
2018-09-06
35
问题
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选项
A、甲某因被辞退意欲报复原单位,遂明知建筑物内有人值班仍放火,致值班人乙死亡。甲某对于损毁财物持直接故意心态,对人员被烧死持间接故意心态
B、甲意图杀死乙.其得知某日乙将在单位值班室值班,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结果将顶替乙值班的丙烧死。甲对丙的死持间接故意心态
C、甲是捕猎高手.捕获的猛兽养在家中,某日出门忘记了锁门,其邻居来家中被猛兽咬成重伤。对甲应定过失致人重伤罪
D、甲偷取输油管道内的油放回家中缸内,不料此缸漏油流了一地。其母半夜起床用火柴点灯,引起大火,母亲被烧死。则甲构成盗窃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答案
A,C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主观方面。犯罪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主要如下:(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有观点认为,明知结果的必然发生而持放任态度时,也应属于间接故意。我们认为不存在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必然发生而加以放任的情况。因为放任是对危害社会的结果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其前提是危害结果存在发生与不发生这两种可能性时,只有如此,行为人才可能存在后果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心理态度。(3)特定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不同。直接故意.其行为性质和结果性质是同一的,其结果也是特定的,危害结果发生与否,不影响定罪,而是在以结果为既遂要件的犯罪里是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标志。间接故意,特定的结果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结果发生与否都不违背其意志.当仅有行为而无结果时,尚不能认定构成此种犯罪。本题中,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B项中甲是发生了对象认识错误,但其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选项CD考查犯罪过失,C项甲应当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应认定为过失致人重伤罪,D项甲对其母亲被烧死的结果无法预见,所以并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O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哪一选项表明我国基本确立了自白任意性规则?(2012—卷二—28,单)
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5,000元。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11题)
庭审过程中,被告人赵某指出。公诉人的书记员李某曾在侦查阶段担任鉴定人,并据此要求李某回避。对于赵某的回避申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试卷2第34题)
关于结果加重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刑法》第12条关于时间效力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关于辨认程序不符合有关规定,经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后,辨认笔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情形,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27)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试卷二第3题)
随机试题
__________是最不具有空间特征的一种纯时间性的艺术。
本量利分析图如何揭示本量利三者之间的规律性?
论述影响国际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
患儿,男,7岁。8月份外出旅游时发病。表现高热、惊厥3次急诊入院。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确诊后,为预防传播,护士告诉家长隔离时间是
某医师用A药治疗9例病人,治愈7人,用B药治疗10例病人,治愈1人,比较两药疗效时,适宜的统计方法是
诊断输尿管结石最简便的方法是()
招标采购项目风险识别中,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是()
( )情况下引起业主的损失,监理单位不承担责任。
下列银行属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有()。
下列广东的旅游景点中属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