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 某跨线桥工程,主跨为三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径为(30+40+30)m,桥宽为23m,桥下净高为5.5m。经上一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详细施工方案,拟采用满堂支架方式进行主梁施工。为降低成本,项目经理部命采购部门就近买支架材料,并经过验
背景资料: 某跨线桥工程,主跨为三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径为(30+40+30)m,桥宽为23m,桥下净高为5.5m。经上一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详细施工方案,拟采用满堂支架方式进行主梁施工。为降低成本,项目经理部命采购部门就近买支架材料,并经过验
admin
2018-10-29
40
问题
背景资料:
某跨线桥工程,主跨为三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径为(30+40+30)m,桥宽为23m,桥下净高为5.5m。经上一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详细施工方案,拟采用满堂支架方式进行主梁施工。为降低成本,项目经理部命采购部门就近买支架材料,并经过验审产品三证后立即进货。搭设支架模板后,在主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支架局部失稳坍塌,造成2人死亡,5人重伤的安全事故,并造成5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后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事故调查组在调查中发现,项目部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只对支架有过详细的强度验算。
事件二:调查组发现项目部有符合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要求的质量计划及其采购计划。
事件三:调查组只查到该工程的设计技术交底书面资料。
事件四:调查组查实了事故事实后,确定了该安全事故的等级,以便下一步作出处理意见。
事件五:在事故调查完毕后,项目总工变更了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批准,立即组织恢复施工。
问题:
项目部对支架的验算工作是否完整?为什么?
选项
答案
项目部对支架只作强度验算,不全面,还应作稳定验算和刚度验算。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OC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场景某城市对A道路进行全面改修,准备工作后修建了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设计部门还对路线的交点、水准点进行了全面的交底,并检查路基设计标高与原地面标高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路基施工程序是准备工作、()、路基土(石)方工
【背景资料】某热力管道工程,工程总造价5000万元,某施工企业通过招标投标方式获得了该工程的施工任务,该施工企业为了保证预期利润目标的实现,责成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成本制订完善的控制和管理措施和方法。施工项目经理部通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
【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其结构为二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要求当年6月份完成拆迁,12月底完成施工。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干扰因素多,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项目部提前进行了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项目
【背景资料】某城市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在大体积墩台及其基础施工时的部分施工工艺和方法为:(1)在墩台基础中埋放了厚度为120mm的石块,且埋放的数量为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2)在浇筑混凝土时选择了一天中气温较高时进行;(3)在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
场景某施工企业通过招标方式获得了某城市热力管道工程的施工任务。该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部分工作有:(1)由于热网产生的温度变形量大,为了释放温度变形,消除温度应力,确保管网运行安全,采用了适应管道温度的补偿器;(2)在补偿器旁设置了固定支架;(3)在热力
关于钻孔灌注桩护筒埋设的说法,正确的有()。
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城市道路上,应设置垫层。下列关于垫层的说法错误的是()。
关于箱涵顶进中常用的校正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按静止土压设定控制土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骨的会穴是髓的会穴是
在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图中,两个单位之间的管理指令关系用()联系。
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无形资产的有()。
企业某台设备原价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设备的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分别是______。
在()阶段,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考虑的是要建立什么样的合作关系,是长期合作关系、短期合作关系还是临时合作关系。
确定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包括()。
管道是连接某些读/写进程的共享文件,它允许读/写进程按()的方式传送数据。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使我们惊讶的是,杰克的答案竟然全对了。
Radioreceptionwasn’tverygoodbecauseofadisturbanceintheatmosphere;theannouncer’svoicesoundedvery___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