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从立法、司法、执法角度论述法律至上的法治原则。
从立法、司法、执法角度论述法律至上的法治原则。
admin
2019-01-24
39
问题
从立法、司法、执法角度论述法律至上的法治原则。
选项
答案
(1)法律至上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根本标志,也是法治的首要条件。法律至上原则是指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的法治原则,它是法治中最基本的原则,其中,宪法至上是法律至上原则的核心。不确立法律至上,即使法律完全建立在民主基础上,也仅仅是纸上的法律,人权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权力受制约的原则均无法实现。法律至上意在强调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任何社会规范都不能否定法的效力或与法相冲突。 (2)从立法角度看,法律至上就是: ①坚持立法的合宪性与法律统一的原则。法律至上要求立法主体、内容和程序都要合宪,这就能从立法上保证法律的正确方向,使得法律体系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体系。 ②坚持科学性原则。这要求在立法上要有选择地合理吸收、借鉴历史和外国经验。 ③坚持民主性原则。坚持立法过程的民主性,法律才能获得普遍的服从,才能真正实现法律至上。 (3)从执法角度看,法律至上就是要严格依法行政,从而保证国家行政权力得以合法、有效地运行,即要坚持执法主体、内容、程序均符合法律规定,这样才能防止专断和腐败,从而为法律至上观念的确立提供基本的保证。 (4)从司法角度看,法律至上要求: ①法律至上就是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这是法律至上的基本要求。人人平等意味着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同时依法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定的义务,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对于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平等地依法受到法律制裁和追究,绝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法律至上原则要求司法机关要独立行使职权,司法机关行使职权时只服从法律,且不受行政机关干预。 ③法律至上原则要求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把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W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11年单选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宪法渊源的是()。
(2012年分析68)2009年底,五位法学教授认为国务院2001年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简称“《拆迁条例》”)与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相抵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拆迁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这一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启动《拆
(2013年分析67)近年来,有些人民法院在推进和谐司法过程中,推出了裁判文书中的“法官后语”,试图体现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司法理念的结合。下文是一起案件的案情、判决和法官后语:黄某因意外死亡,黄某单位分别给予其父母和其妻周某补偿款2万元和9万元。
(2007年多选47)下列关于法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有权接受书面违宪审查要求或建议的主体是()。
梁某连续担任两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他最多可以解散立法会几次()
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机关是
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正赃犹征如法。其轻罪虽发,因首重罪者,免其重罪。即因问所劾之罪而别言余罪者,亦如之。即自首不实及不尽者,以不实不尽之罪罪之,至死者,听减一等。自首赃数不尽者,止计不尽之数科之。其于人损伤,于物不可备偿,即事发逃亡,若越度关及奸,
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正赃犹征如法。其轻罪虽发,因首重罪者,免其重罪。即因问所劾之罪而别言余罪者,亦如之。即自首不实及不尽者,以不实不尽之罪罪之,至死者,听减一等。自首赃数不尽者,止计不尽之数科之。其于人损伤,于物不可备偿,即事发逃亡,若越度关及奸,
随机试题
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反垄断法》明令禁止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影响消费者的行为。目前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环节是()。
X线片见骨质广泛疏松,压力畸形,假骨折线,可能的诊断是
往复泵的出口增加旁路,可以使往复泵的总流量降低。
不明性质的化学物质进入眼内应
《朱砂鱼谱》是我国最早的一本论述金鱼生态习性和饲养方法的书籍。书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写道:“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十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爱养自然奇品悉具。”文中“逐日去其不佳者”的作用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原文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然而,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
在宋朝时期,发生了:①靖康之乱;②杯酒释兵权;③金灭辽;④王安石变法。上述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斯腾伯格揭示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下列中的(2)表述的是风险的两个基本属性。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