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日乡试。

admin2014-03-10  49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日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日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胪云。
                                        ——选自《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材料二
    (1898年,上谕)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通行各省,一体遵照。
                 ——选自《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4141页。
    材料三
    (1905年,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又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尤皆切于实用,是在官绅申明宗旨,闻风兴起,多建学堂,普及教育。
         ——选自《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 958年版,总第5392~5393页。
    (1)解释材料一中的“四子书”、“大比”、“进士出身”、“传胪”。
    (2)依据材料一,说明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清政府变革科举的措施。

选项

答案(1)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比:三年一次的乡试。 进士出身:殿试后由皇帝钦定的二甲进士。 传胪:进士中的二甲与三甲第一名。 (2)与唐宋比较,明代的科举考试,一是考试内容变化,即从四书五经中选取考试题目;二是将八股文确定为考试文体。 (3)戊戌变法期间下令改革考试内容,特别是增加了外国政治制度及技艺等内容;1905年废止科举制度,兴办学堂,推广新式教育。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YUi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