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举例或画图说明关税同盟对成员国的福利影响。[深圳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举例或画图说明关税同盟对成员国的福利影响。[深圳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admin
2016-09-21
37
问题
举例或画图说明关税同盟对成员国的福利影响。[深圳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选项
答案
关税同盟有两种经济效应,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1)静态效应 ①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 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规模的扩大产生于相互贸易的便利,以及由取消贸易障碍所带来的相互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 贸易转移是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原来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 在图4—1中,S
A
表示A国的供给曲线,D
A
表示A国的需求曲线。P
B
、P
C
两条直线分别表示B、C两国的生产成本,其中C国生产成本低于B国。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A国对来自B、C两国的商品征收相同的关税t。假设A国是一小国,征收关税之后,B、C两国的相同产品在A国的销售价格分别为P
B
+t、P
C
+t(<P
A
)。由于B国的产品价格要高于C国,故A国只会从C国进口,而不会从B国进口。此时,A国国内价格为P
C
+t,国内生产为Q
1
,国内消费为Q
2
,从C国进口为Q
1
Q
2
。 假设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组成关税同盟后的共同对外关税假设仍为t,即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对来自B国的进口产品不再征收关税,但对来自C国的进口产品仍征收关税t。如图4—1所示,B国产品在A国的销售价格P
B
,低于P
C
+t,所以B国取代C国,成为A国的供给者。由于价格的下降,A国国内生产缩减至Q
3
,Q
3
Q
1
是A国生产被B国生产替代的部分,此为生产效应。另一方面,价格的下降引起A国消费的增加,消费由原来的Q
2
升至Q
4
,消费的净增部分Q
2
Q
4
为关税同盟的消费效应。 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的进口由原来的Q
1
Q
2
扩大到Q
3
Q
4
,新增部分即是贸易创造效应。如图4一1所示,贸易创造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Q
3
Q
1
+Q
2
Q
4
。Q
1
Q
2
部分原来是从关税同盟外(C国)进口的,组成关税同盟后,则改由同盟内其他成员(B国)进口,即贸易方向了发生转移,故贸易转移效应=Q
1
Q
2
。 ②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如图4—1所示,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消费者剩余增加a+b+c+d,生产者剩余减少a,关税收入c+e丧失。综合起来,关税同盟对A国的净福利效应=(a+b+e+d)一a一(c+e)=(b+d)一e。 b+d为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其中,b表示因关税同盟内成本低的生产(B国)替代了国内成本高的生产而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d表示关税同盟内废除关税后因进口价格下降、国内消费扩大而导致的消费者福利的净增加。e表示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即关税同盟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了原来来自关税同盟外成本低的生产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扭曲。因此,加入关税同盟对A国究竟是否有利,取决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是否能抵消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 对B国而言,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增加,生产扩张,所以对B国有利;对C国来说,在A、B组成关税同盟前,C国是A国的供给者,但现在因贸易转移,其出口减少,所以c国福利必然因其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 (2)关税同盟的扩大出口效应 总体来看,关税同盟将给参加国带来更大的出口机会,从而带来更多的福利。具体情况可通过图4—2来解释。 [*] 在图4—2中,左图为A国的生产、消费和出口情况,右图为B国的生产、消费和进口情况。假设C国的生产成本固定不变,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世界价格为P
W
,等于C国的生产成本。B国对来自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一律征收关税,征税后的价格为P
t
,此时A国的出口为fg,B国的进口为ab,其中一部分来自A国,从A国进口的数量为ac,即ac=fg,而剩下的部分则从c国进口,进口量为cb。 A、B两国组成关税同盟后,由于B国对A国的进口商品免征关税,而对C国的进口商品仍征收关税,故在B国国内市场上A国商品的价格要低于C国同样商品的价格,于是B国转而只从A国进口。但A、B两国间关税刚一撤除时,B国对进口的需求大于A国的出口供给(对应于P
W
),所以A国的出口商品价格要上升,出口扩大。当价格升至P
U
时,A、B两国的贸易达到平衡,A国的出口等于B国的进口,即hi=de。 由此可见,对A国来说,加入关税同盟可以达到扩大出口、增加出口收入的目的。这一点对于那些国内市场狭小的国家来说无疑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入关税同盟,利用区域内市场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发展,对这些国家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3)动态效应 ①关税同盟的动态优势 a.大市场效应(或规模经济效应)。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并且可进一步增强同盟内的企业对外,特别是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关税同盟所创造的大市场效应引发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b.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组成关税同盟以后,由于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于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结果,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纷纷改善生产经营效率,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增强采用新技术的意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同盟内营造一种浓烈的竞争气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 c.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对来自非成员国产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国家为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可能会将生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一些国家,在当地直接生产并销售,以便绕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样,客观上便产生了一种伴随生产转移而生的资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 ②关税同盟的动态劣势 a.关税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成,如果关税同盟的对外排他性很大,那么这种保护所形成的新垄断又会成为技术进步的严重障碍。除非关税同盟不断有新的成员国加入,从而不断有新的刺激,否则由此产生的技术进步缓慢现象就不容忽视。 b.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会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关税同盟建立以后,资本逐步向投资环境比较好的地区流动,如果没有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的政策,一些国家中的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将逐步拉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cB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国际商务硕士(国际商务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国际商务硕士(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法玛的资本市场的分类,在下列哪种市场下可以利用内幕信息获利()。
下列属于中央银行经营原则的是()。
根据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政策的任务是()。
在决定货币需求的诸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越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证券的行为。
随着一个投资组合中股票种类的增加()。
以下哪一种包括在M1里,却没有包括在M2里()。(中山大学2013真题)
(上海财大2012)下面是对中国持有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回收期(华南理工大学2014真题)
简述J曲线效应及产生的原因。(华南理工大学2014真题)
随机试题
下列事件中与体细胞突变无关的是
男,28岁,突起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腰痛已5天。查体:重病容,眼睑浮肿,球结膜及胸部皮肤充血,腋下见少许点状出血点,血压70/50mmHg,怀疑肾综合征出血热。必须首先考虑的治疗措施是
肝硬化的治疗主要是
下列关于民事诉讼和仲裁异同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dB(A)。
运用所学宏观经济学理论阐述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2011年春季真题]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期间费用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法律规定的诉讼形式是:
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体现在()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