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张某穿着貂皮大衣,戴着鹿皮缝制的帽子,去深山老林之中捡拾蘑菇。后天空下起大雪,张某到一棵大树下蹲着避雪。而来山林打猎的王某恰好途经此地,远远望去,误以为张某是雪豹,便欣喜若狂,开枪射击,张某中枪身亡。则王某的主观心态是( )。
张某穿着貂皮大衣,戴着鹿皮缝制的帽子,去深山老林之中捡拾蘑菇。后天空下起大雪,张某到一棵大树下蹲着避雪。而来山林打猎的王某恰好途经此地,远远望去,误以为张某是雪豹,便欣喜若狂,开枪射击,张某中枪身亡。则王某的主观心态是( )。
admin
2022-10-18
61
问题
张某穿着貂皮大衣,戴着鹿皮缝制的帽子,去深山老林之中捡拾蘑菇。后天空下起大雪,张某到一棵大树下蹲着避雪。而来山林打猎的王某恰好途经此地,远远望去,误以为张某是雪豹,便欣喜若狂,开枪射击,张某中枪身亡。则王某的主观心态是( )。
选项
A、间接故意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意外事件
答案
D
解析
从本题题干表述的情形分析,王某显然没有意识到他所射击的是一个人,所以应当排除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因为这两者行为人都有认识。故排除A、B项。疏忽大意的过失和意外事件的相同点在于行为人都没有认识,区分的关键在于这种无认识是否可以避免。如果可以避免则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如果不能避免则是意外事件。本题中,张某身着貂皮头戴鹿皮帽,蹲在树下,天上下着大雪,王某又“远远望去”,同时地点又在深山老林中,而且还是去打猎,很难期待王某预料到他看到的可能会是一个人,因此应当认定王某既无故意也无过失,只能是意外事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nA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一盗窃团伙将盗取的23台变压器铜芯(价值25万元人民币)卖给从事废品收购业的严某,严某明知变压器铜芯系赃物却予以收购,然后又将所收购的赃物销售给流动收购人员,从中牟取暴利。严某的行为()。
下列选项中,关于承诺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脱逃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限于()。
(2013年真题)甲意图杀死李某,某夜来到李某家院门外,从门缝窥见院内有一黑影在移动,以为是李某,忙举弩射击。甲次日得知射死的是李某家的驴。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甲男(15岁)与乙女(13岁)在同一所中学上学,二人在参加校文体活动时相识并成为好友,关系日渐密切。某日二人在公园发生性关系时被发现。据甲交代,二人还曾在家中发生过一次性关系。甲、乙均表示是双方自愿。乙的家长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经调查二人确属自愿且未造成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邮件并窃取财物的,构成()。
甲在某银行的存折上有4万元存款。某日,甲将存款全部取出,但由于银行职员乙工作失误,未将存折底卡销毁。半年后,甲又去该银行办理存储业务,乙对甲说:“你的4万元存款已到期。”甲听后,灵机一动,对乙谎称存折丢失。乙为甲办理了挂失手续,甲取走4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赵某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并接受了境外间谍组织的任务,将其掌握的国家秘密提供给该间谍组织,后被查获。赵某的行为构成()。
下列行为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的是()。
1999年11月,甲(17周岁)因邻里纠纷,将邻居杀害后逃往外地。2004年7月,甲诈骗他人.5000元现金。2014年8月,甲因扒窃3000元现金,被公安机关抓获。在讯问阶段,甲主动供述了杀人、诈骗罪行。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随机试题
嗜肺军团菌为革兰________菌,侵入人体后可寄生在________细胞内。
设X~B(10,),则=________.
(2013年第22题)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
A.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群体不良反应B.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满5年C.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D.代理经营该进口药品的单位应于不良反应发现之日起1个月内报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E.代理经营该进口药品的
()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
勘察阶段监理的工作内容有()。
应在“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贷方登记的是()。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的主体有政府、团体、个人三个层次。其中政府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政府制度创新通常是成本交易最低的创新形式,因为政府在制度创新中具有强制优势、组织优势、超脱优势、效率优势。政府是一种最为关键的生产性资源,制度创新是政府的
飞机起飞与降落时,应(),最为有利于安全保障。
甲、乙签订买卖合同,甲向乙支付全部价款,约定乙应于2006年12月1日前交货。11月20日,甲得知乙近期将出国,并已将全部库存货物及其他财产卖给他人。于是,甲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乙拒绝。根据上述情形,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