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关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
阅读关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
admin
2021-07-22
70
问题
阅读关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的部分内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是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这在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城镇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镇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两个方面。某地地租高低是人们对该地土地利用的选择,以及市场竞争的结果。城镇中心的土地利用可能性多,竞争强,因此地租高,交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地利用的潜能。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离城镇中心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图2.7)。
要求: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包括教学环节和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教学过程要点: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不同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图:之前我们学习了城市的主要功能区,而不同城市各功能区的布局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看图。思考并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提出本课的主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进入教学。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 教师展示不同城市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并介绍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的概念。 学生看图理解。 教师提供相应的图文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典型模式,即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等,让学生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活动——模拟土地拍卖 教师给出位于城市中心及其附近和城市外缘的三个地块。 学生分别代表大型商场、住宅小区和工业园区的开发商进行竞拍,并需给出选择地块的理由。 教师:通过竞拍,我们主要考虑了经济因素,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 教师展示“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递减示意图”,并请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行发言和讨论。并在教师引导下一起画图进行巩固。 [*]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土地拍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同时锻炼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 教师:各类土地利用方式付租能力的变化也反映了地价的变化。地价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探究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距市中心的距离、交通通达度。 案例分析——以北京为例 教师展示北京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图文资料。 学生分析北京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并举例说明。 师生共同总结:除了经济因素外,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还有历史、社会、政策因素等。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 教师展示相关资料,请学生回答某城市形成发展过程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设计意图:展示实例和图片,更加生动形象,更易帮助学生理解。 环节三:巩固练习 教师安排学生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 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 环节四:小结与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本课的知识点,强调重点。 作业:搜集资料,展示自己所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现状、变化及其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知识;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完成知识的迁移运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v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
在化学学习中,学习化学平衡知识对学习电离平衡知识的影响属于()。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材料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目录(略)。材料3:某教师的“水的净化
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事例俯拾皆是,如何使素材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剂”,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愿望的生成,并能实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的贡献,深刻体验化学的价值”这一目标,是教师在选取素材和使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材料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鲁科版)的目录(略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例题]将1%的氨水与9%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氨水的浓度_______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中有61.1%的学生按下述思路解题并填入答案为“大于”。所得氨水浓度(%)=×100%,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结果大部分学生答题错误。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题目的正确答案是________
下列不属于化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的是()。
某些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定条件下,3.4g甲物质和4.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乙物质和另一物质X。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某化学教材为了落实课程改革中提倡的“采取生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发挥教材的多种教育功能”,在教材中设置了多样化的栏目,如“思考与交流”“讨论”“实践活动”等活动性栏目,“资料卡片”“学与问”“科学视野”等资料性栏目,以及“方法导引”“想一想”等指导性栏目。
随机试题
赵老师运用实验和测量的方法来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个性特点。这一方法来源于()
A.肺活量B.用力呼气量C.肺总容量D.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乘以呼吸频率为
下列哪项不是时行感冒的特点
某患者下颌骨前部肿物1年余,曲面断层片显示下颌前部囊性病变。如需观察其颊舌向膨隆情况,应加照
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自于过去的使用体验,是逐渐形成的,这反映了顾客满意的()。
你在单位里很能干,很受领导重视,但此时来了一名新同事,比你更有才能,你将怎么处理和他的关系?
南方公司2003年9月1日购入北方公司的股票1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当日市价10元,购买该股票另付手续费5万元,南方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了全部款项,则南方公司为该项投资应计入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的逻辑起点是
假设被检验的数据M(x)=10000,其选择生成多项式为G(x)=x3,该数据的遁环冗余校验码(CRC码)应为( )。
Attheapartment,wefoundanunshaven,grey-hairedmansittinginashabbyrecliner.Hehadan【B1】______grinonhisface.Hi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