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破窗理论”在社会管理和企业
“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破窗理论”在社会管理和企业
admin
2019-09-11
48
问题
“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破窗理论”在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给我们的_______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_______,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选项
A、原理 防患未然
B、诱导 未焚徙薪
C、启事 未雨绸缪
D、启示 防微杜渐
答案
D
解析
第一空,由后文的“这个道理”可知,此处说的是“破窗理论”给我们的启发和领悟。“原理”“诱导”均不合句意,排除A、B。“启事”是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墙上的文字,排除C。第二空,“防微杜渐”指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与“破窗理论”中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的寓意相符。故本题选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wWY777K
0
山西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中央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重庆市深入分析了当前实际,明确了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在十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重庆不仅要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
199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十一”黄金周就此诞生。据统计当年7天内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2016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游客5.93亿人次,同比增长12.8%,累计
199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十一”黄金周就此诞生。据统计当年7天内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2016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游客5.93亿人次,同比增长12.8%,累计
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但摄人过多的碘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对此,有专家指出,只要食用加碘盐的量不超过专业部门规定的标准,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种危害。因此,人们对于食用加碘盐的担心是毫无必要的。要使上述结论成立,所需要的前提是:
近年来,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得到了快速应用,更多的传统能源、电力、交通基础设施、招投标平台联入网络,成为泛在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基础设施中系统的大规模集成、互联使得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和安全威胁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在有
在人类突破自身极限的过程中,技术进步______。世界体育成绩的总体表现呈上升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健身、调节、饮食与营养的理解和重视,同样还需要感谢装备和训练等技术条件的进步对人类发掘自身潜力的促进。但仍有一种______的趋势值得警惕:人类对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信息传播的途径进一步______,最突出的是视听手段和互联网空前快速的发展,声音和图像______涌到了大家的面前;连那些识字不多的百姓,也能通过电视获得不少信息。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猜想是费马猜想、四色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费马猜想的证明于1994年由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完成,且得到了数学界的认可;四色猜想的证明于1976年由美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借助计算机完成,但1981年数学家施密特发现了其中的错误;哥德巴赫猜想
关于现代前沿科学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随机试题
关于梯度切换率高的完整描述,正确的是
房屋租金可分为()。
对该宗土地进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该宗土地属于()类建设用地。在下列合同中,属于从合同的有()。
《标准施工合同》中的通用条款规定,发包人暂停施工的责任,()。
下列关于费用的表述正确的有()。
经海关批准,实行集中申报的进出口货物,应当适用的税率是()。
发文登记一般采用的形式是()。
某些律师承认交警便衣执勤是“隐蔽执法”行为,但却是“不得已而为之”。言下之意即明知违法,但因为可以取得更好的执法效果就可以故意违法。这就好比战争中为了保护多数人的安全,就可以打着“人权”的幌子剥夺少数人的生命,而本身却是最大的不尊重“人权”。同理,知法犯法
IQ
A、 B、 C、 D、 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