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1日,以1064.5万元的价款购入面值为1000万元的债券,进行长期投资。该债券当年1月1日发行,票面年利率为6%,期限为3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为购买该债券,另发生相关税费共计16.5万元(假定达到重要性要求)。该债券溢价采
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1日,以1064.5万元的价款购入面值为1000万元的债券,进行长期投资。该债券当年1月1日发行,票面年利率为6%,期限为3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为购买该债券,另发生相关税费共计16.5万元(假定达到重要性要求)。该债券溢价采
admin
2020-12-10
1.3K+
问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1日,以1064.5万元的价款购入面值为1000万元的债券,进行长期投资。该债券当年1月1日发行,票面年利率为6%,期限为3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为购买该债券,另发生相关税费共计16.5万元(假定达到重要性要求)。该债券溢价采用直线法摊销。该债券投资当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选项
A、27
B、31.5
C、45
D、60
答案
A
解析
此题为2001年试题。确认的投资收益=1000×6%×9÷12-(1064.5-1000×6%×3÷12-1000)×9÷33-16.5×9÷33=27(万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4y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会计题库注册会计师分类
0
会计
注册会计师
相关试题推荐
2×15年6月2日,甲公司自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1000万股,支付价款8000万元,另支付佣金等费用16万元。甲公司将购入上述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15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2×16年8月20日,甲公司以每股1
2×16年2月5日,A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建议管理层将一闲置办公楼用于出租。2×16年2月10日,董事会批准关于出租办公楼的议案,并明确出租办公楼的意图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2×16年2月20日,A公司与承租方签订办公楼租赁合同,租赁期为自2×16年3月1日起
2×16年7月,甲公司当月应发工资1560万元,其中:生产部门生产工人工资1000万元;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200万元;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工资360万元。根据甲公司所在地政府规定,甲公司应当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0%和8%计提并缴存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甲公
下列各项资产中,至少应于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的有()。
若某公司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则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引起“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增加的有()。
甲公司2×14年至2×16年与无形资产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1)2×14年1月1日以分期付款方式从乙公司购买一项无形资产,购买合同注明该项无形资产总价款为1400万元,于2×14年1月1日支付200万元,其余款项从2×14年12月31日至2×16年12月
关于无形资产的摊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甲公司于2×14年开始研究开发一项用于制造某大型专用设备的专利技术,其发生研究支出100万元,开发支出30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为2000万元,并在2×15年2月1日正式确认为无形资产。甲公司计划生产该专用设备200台,并按生产数量摊销该项
甲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和一项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取得同一集团(长江集团)内乙公司100%的股权,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700万元和400万元,公允价值分别为800万元和500万元。合并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1300万元,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账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9年至2×11年度有关业务资料如下:(1)20×9年1月1日,甲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6500万元(其中,股本总额为10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资本公积为30000万元;盈余公积为60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500(
随机试题
分别画出用while型循环求sum=1+3+5+…+999的程序流程图和N—S图。
A、红景天苷B、水杨苷C、胡萝卜苷D、苦杏仁苷E、芦荟苷能被碱水解的是()
羊水量在300ml以下称羊水过少;羊水量在800ml以上为羊水过多。()
物资供应的总目标就是按照物资需求()提供给使用部门。
建筑法规定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和吊销资质证书的行政处罚,由( )决定,其他行政处罚,或者由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职权范围决定。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β是0.75,则投资乘数k应为()。
张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用摸底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这种评价是()。
在函数y=中,自变量z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是()。
高校专业的设置应该是高校、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等多种力量多重考量的结果,过于强调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衡。要实现相对合理和均衡,就要在制度上提供平台,比如确保大学在设置专业时经过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等专门机构的集体论证。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推动并尊重现代大学治理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