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下列关于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的说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关于固体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步骤,正确顺序应为( )。 ①取下瓶塞,将恒温水槽内烧杯中的蒸馏水注入比重瓶,水面高于试样约10mm。 ②取0.6~2.36mm的粉碎试样不少
下列关于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的说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关于固体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步骤,正确顺序应为( )。 ①取下瓶塞,将恒温水槽内烧杯中的蒸馏水注入比重瓶,水面高于试样约10mm。 ②取0.6~2.36mm的粉碎试样不少
admin
2020-04-17
38
问题
下列关于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的说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关于固体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步骤,正确顺序应为( )。
①取下瓶塞,将恒温水槽内烧杯中的蒸馏水注入比重瓶,水面高于试样约10mm。
②取0.6~2.36mm的粉碎试样不少于5g放入清洁、干燥的比重瓶中,塞紧瓶塞后称其质量,准确至1mg。
③将保温烧杯中的蒸馏水再注入比重瓶中至满,轻轻地塞好瓶塞.再将带塞的比重瓶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塞紧瓶塞。
④取下瓶塞,将盛有试样和蒸馏水的比重瓶置真空干燥箱(器)中抽真空,逐渐达到真空度98kPa(735mmHg)不少于15min。
⑤将有比重瓶的盛水烧杯再置恒温水槽(试验温度±0.1℃)中保持至少30min后,取出比重瓶,迅速揩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准确至3位小数。
选项
A、②④①③⑤
B、②④③①⑤
C、②①③④⑤
D、②①④③⑤
答案
D
解析
固体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步骤正确顺序应为②①④③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5qy777K
0
道路工程
助理试验检测师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
相关试题推荐
高分子防水卷材试样拉伸性能试验,若试验断在标距外,则该试样作废。()
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适用龄期为()。
地质雷达探测是利用电磁波在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岩体中的传播及反射,根据传播速度和反射脉冲波走时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一种物探方法。结合背景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地质雷达探测法方面的问题。地质雷达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重叠长度应在()以上。
某西南地区(8度区)三跨高墩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在一次7.2级地震中,上部结构主梁发生扭曲开裂,但主梁未发生落梁现象,使桥面行驶车辆安全得到保障。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拱桥受震破坏主要表现为()。
某西南地区(8度区)三跨高墩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在一次7.2级地震中,上部结构主梁发生扭曲开裂,但主梁未发生落梁现象,使桥面行驶车辆安全得到保障。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公路桥梁应根据路线等级及桥梁重要性和修复的难易程度分为()类。
对某跨径为3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进行了静力、动力荷载试验,根据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该桥应变校验系数为0.95,残余应变21%,挠度校验系数为0.96,残余变形18%。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实测该桥桥跨结构的一阶竖弯自振频率一般应大于
某公路桥梁进行定期检查,在桥面系检查中发现桥面采用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局部存在坑槽、车辙;桥头存在严重错台现象;泄水口严重堵塞。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桥面系排水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梁桥进行定期检查,经检查该桥上部构件主梁存在纵向裂缝,病害标度为2(共5级标度);并且主梁表面存在较大面积麻面,病害标度为2(共3级标度)。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超声波检测混凝土浅裂缝可采用()。
检测沥青喷洒数量时,应在距两端1/3长度附近的洒布宽度的任意位置上进行测试。()
随机试题
关于妊娠期阑尾炎的特点,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缓冲作用发挥最快B.缓冲能力较强C.缓冲能力最强D.缓冲能力最持久E.缓冲能力最弱在调节酸碱失衡中骨骼的缓冲作用
A.肺热壅盛,气逆不降之喘咳B.痰涎壅盛,肾不纳气之喘咳C.风寒束表,肾不纳气之喘咳D.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喘咳E.风寒束表,水饮内停之喘咳苏子降气汤主治的喘咳是
A.青霉素B.喹诺酮类C.两性霉素BD.磺胺类E.氨基苷类通过抑制DNA合成抑菌的是
下列关于尿石形成因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患者,女性,56岁,拔除右上后牙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炎症。半个月后常感伤口疼痛不适,尤其触碰伤口颊侧时有明显疼痛,X线片检查无异常,常见的原因是
艾瑞克森认为青春期的主要冲突是()。
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中不包括()。(2003年12月三级真题)
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
GiantStructuresItisanimpossibletasktoselectthemostamazingwondersofthemodernworldsinceeveryyearmore【C1】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