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鉴赏评论文章。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鉴赏评论文章。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admin
2015-11-25
31
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鉴赏评论文章。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选项
答案
这首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此诗的作者不详。从诗文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漂泊异乡的游子思念远在家乡的妻子的诗,表达了游子思乡情切却欲归不得的愁苦心绪。 此诗的前两句写漂泊在外的游子看到江岸美丽的芙蓉,湖沼处众多鲜艳的香草,不禁生出采撷之心。“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点明游子采芳草是为了赠予远在故乡日夜思念之人。古代有采撷芳草以赠美人的习俗,不知是江岸兰泽中的芳草牵动了游子的情思,还是游子的情思促使其采芳草来赠予思念之人。“远道”指出了游子与所思之人路途上的遥远,思而不能相见。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再次指出离乡路途漫漫,游子欲归不得的愁苦之情进一步增强,积聚成浓浓的离情,望而难归的离愁更加悲苦和凄婉。“远道”“长路”等空间上的阻隔,让游子联想到了更加可悲的情形——“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本是同心相爱,期望白首的两人,却不得不异地相隔。斩不断的愁思、化不开的离情却难以逾越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阻隔,游子思妇别离的忧愁更加凄婉绝望。 这首诗是一首游子思乡怀人之作,所写内容极其简单,却写尽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情真意切,真挚自然,让人读之悲愁顿生,引起无限的共鸣。刘勰评论《古诗十九首》“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此诗是其中的代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L2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语文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语文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在教学过程中,班里总有那么些什么都不学或在英语学习中因克服不了诸如背单词等难关而掉队的学生,他们是课堂的旁观者亦或是课堂不稳定因素的制造者,是课堂中不和谐的另一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进生。试问你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对待后进生?
如果将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结果视为终结性评价,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测验就是()。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评价理念,中学英语学习评价理念从指导思想、——、评价内涵和评价重点等几个方面对传统测试与评价模式提出了挑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而对各种突发情况能做出及时而智慧的反应,即具有教育机智。这主要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请设计一节课的教案,达到以下目的:1.学生能够通过组织乐队进行演唱来完成对某些词汇的听说读写;2.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九年级Unit8ItmustbelongtoCarla.SectionB2a-2e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关于英国巨石阵的说明文。阅读内容涉及英国文化,还有一些含有连接词的复杂句子,需要引导学生在上下文语境中体会
根据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如果某类学生选择成功率为50%的任务,那么对他们来讲,不可能的情形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日:“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
针对案例,从某个角度利用所学的教育理论提出你的教育建议。我是一名高中女孩,非常的自卑,甚至每一天都处在恐慌之中。童年时,家庭时常发生“战争”,父母的战争一起,我就躲在角落里悄悄落泪。因此,我变得自卑、懦弱、恐惧,甚至怕见生人,不爱说话。上了小学,
《采薇》出自()。
随机试题
盐酸克伦特罗用于
男,45岁。因反复机会性感染入院,检查发现患者伴发卡波西肉瘤。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对头孢菌素描述错误的是
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卷二1题,单选)
根据《招标投标法》,下列关于招标投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以下各项中,贷款担保方式与其他三项完全不同的是()。
在重要政治活动场所观看演出,导游应提醒游客,演出结束,旅游团行离席,以示尊重。()
下列对于城市风采的描述搭配正确的是()。
(2010年真题)被代理人死亡后,委托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仍然有效的有()。
YouwillneverguesswhomI______onthestreetyesterda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