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鉴赏评论文章。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鉴赏评论文章。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admin
2015-11-25
35
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鉴赏评论文章。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选项
答案
这首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此诗的作者不详。从诗文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漂泊异乡的游子思念远在家乡的妻子的诗,表达了游子思乡情切却欲归不得的愁苦心绪。 此诗的前两句写漂泊在外的游子看到江岸美丽的芙蓉,湖沼处众多鲜艳的香草,不禁生出采撷之心。“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点明游子采芳草是为了赠予远在故乡日夜思念之人。古代有采撷芳草以赠美人的习俗,不知是江岸兰泽中的芳草牵动了游子的情思,还是游子的情思促使其采芳草来赠予思念之人。“远道”指出了游子与所思之人路途上的遥远,思而不能相见。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再次指出离乡路途漫漫,游子欲归不得的愁苦之情进一步增强,积聚成浓浓的离情,望而难归的离愁更加悲苦和凄婉。“远道”“长路”等空间上的阻隔,让游子联想到了更加可悲的情形——“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本是同心相爱,期望白首的两人,却不得不异地相隔。斩不断的愁思、化不开的离情却难以逾越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阻隔,游子思妇别离的忧愁更加凄婉绝望。 这首诗是一首游子思乡怀人之作,所写内容极其简单,却写尽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情真意切,真挚自然,让人读之悲愁顿生,引起无限的共鸣。刘勰评论《古诗十九首》“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此诗是其中的代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L2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语文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语文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在语法翻译法的课堂里,语法是以——的途径教授的,即讲授语法规则,然后用例子加以说明和解释。而在直接法的课堂里,语法是以——的途径去教授的,即让学生先实际掌握语法材料,再从他们所累积的感性语言材料中总结出语法规则,教师不在学生接触语言材料之前去讲授任何语法规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的工具。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
下列关键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视听法强调将耳、眼、脑等感官作为整体去感知语言材料,广泛利用幻灯、电影等电化教学设备组织听说操练,把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结合起来,而语言材料的三要素——音、形、义和词、句、话也要作为整体被感知,故还称为“——”。
()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这也将是我国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
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度,也是一个礼仪之邦。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下列各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采薇》出自()。
随机试题
凸缘式联轴器在装配时,首先应在其上装平键。()
MichaelJackson—theUpsandDownsMichaelJackson,theseventhofninechildren,startedhismusicalcareerwithhisbrother
下列诊断哪项有误:采取上述处理的理由中不应包括下列哪项:
位于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的耳穴是()
A.主产河南B.主产河北、山西、内蒙C.主产东北及内蒙古东部D.主产浙江E.主产新疆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结构中,以下哪个部分为抗菌活性所必需
某锚喷巷道净宽度的质量要求为:下限为3940mm,上限为4100mm。从50个测点中测得样本标准差为32mm,均值为4042mm。该巷道采用光面爆破法施工,经过检查发现,锚杆和喷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质量要求。问题计算工序能力和求工序能力指数,判断工序能
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________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根据()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拒绝检查,而侦查人员又认为有必要检查时,可以强制检查。强制检查只适用于犯罪嫌疑人,不适用于被害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