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豪绅、地主、祠堂、庙宇、会社、富农——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 一一引自中共1936年《苏维埃土地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豪绅、地主、祠堂、庙宇、会社、富农——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 一一引自中共1936年《苏维埃土地法》
admin
2016-07-26
76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豪绅、地主、祠堂、庙宇、会社、富农——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
一一引自中共1936年《苏维埃土地法》
材料2:1931年2月,毛泽东按中央决定指示各级政府发一布告;“说明过去分好了的田,(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_由他管所分得的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租借买卖,由他自主;田中生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
——转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3: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地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抗不交纳。
——引自中共中央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问题》
材料4: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并归个人所有,……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
——引自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是党在哪一时期的土地政策?材料2对材料1在土地所有权问题上有什么改变?你认为作此改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3是党在哪一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作这一调整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4与材料1、2之间有什么联系?说明了什么?
(4)综观四则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依据和出发点是什么?
选项
答案
(1)是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政策。材料1规定土地归苏维埃政权公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材料2改为土地归农民所有。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是党在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目的是调整阶级关系,既调动农民的抗日和生产积极性,又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3)材料4是材料1、2土地政策的继续和发展。说明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基本解决,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反封建斗争重新成为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 (4)主要依据:不同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的主要任务。出发点: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借以战胜一切敌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1H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汉武帝死后,()辅佐汉昭帝,继续实行汉武帝晚年的政策,西汉统治相对稳定。
玛雅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中立政策()。
“焚书坑儒”事件中,对峙的双方是博士()和丞相李斯。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正面战场取得大捷的战役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神圣同盟
日德兰海战
《圣斯特法诺和约》
随机试题
试述各种成交心理障碍及其克服方法。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在急性期应至少卧床休息至热退后
外邪犯胃呕吐,若兼有恶寒发热,选方宜夏季感受暑湿,呕吐而兼心烦口渴,选方宜
(2009年)直径相同两圆管,已知流量比为2:1,则雷诺数之比为()。
生态系统指包括特定地段中的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的统一体。具体说:生态系统是()。
在黏土心墙施工中,可采用()等施工方法。
通过分析国外某些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发展变化,来预测国内同类产品的需求变化。这种预测方法属于()。
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2009年)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注册会计师的普通过失?( )
简述知觉不同于感觉的特征。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