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甲公司为制造企业,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费用或损失,应当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
甲公司为制造企业,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费用或损失,应当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
admin
2019-03-03
31
问题
甲公司为制造企业,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费用或损失,应当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
选项
A、仓库保管人员的工资
B、季节性停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
C、未使用管理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
D、采购运输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
答案
B
解析
选项A,仓库保管人员的工资计入管理费用,不影响存货成本;选项B,制造费用是一项间接生产成本,影响存货 成本;选项C,未使用管理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计入管理费用,不影响存货成本;选项D,采购运输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不影响存货成本。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28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会计题库注册会计师分类
0
会计
注册会计师
相关试题推荐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营业税税率为5%。甲公司2011年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12年3月31日,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12年的3月15日完成。资料(—)
天天股份有限公司为境内I:市公司(以下简称“天天公司”),200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于2003年4月30日批准对外报出。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假定该公司发生的府纳税时间差异预计在未来3午内能够转回,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时间
甲公司建造该设备的成本是()。对于甲公司就该设备维修保养期间的会计处理,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甲公司有关房地产的相关业务资料如下:(1)2008年1月,甲公司自行建造办公大楼。在建设期间,甲
甲建筑公司签订了一项总额为8000万元的建造合同,承建一座桥梁。工程已于2008年7月开工,预计2010年9月完工。最初,预计工程总成本为7200万元,到2009年底,由于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调整了预计总成本,预计工程总成本已为8400万元。该项工程于201
20×7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2万张,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05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2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6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
20×6年12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甲公司以3200万元的价格购买乙公司25%股权,甲公司于协议约定后10日内支付购买价款。其他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于20×6年12月30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购买股权的价款,并支付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仅影响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
顺昌公司为国有企业,专业生产台式计算机。2004年度及以前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年末除对应收账款采用按年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外,其他资产均不计提减值准备。该企业2004年前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
随机试题
一定量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直线过程ab,求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
巴斯德效应是指
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
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构建中,事故持续高发的阶段是()。
某设计院承担了长约1.8公里的高速公路隧道工程项目的设计任务。为控制工程成本,拟对选定的设计方案进行价值工程分析。专家组选取了四个主要功能项目,7名专家进行了功能项目评价。其打分结果见表2-D-1。经测算,该四个功能项目的目前成本见表2-D-2,其目标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等因素确定。
某企业要组建一条工序数为M的流水线,管理咨询人员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该流水线所需设备的理论台数是24.8台,实际台数是23台。那么,该流水线()。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加快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确立了“把旅游业培育成
依照《宪法》规定,我国享有宪法修改提案权的是()。
人口,其实人不光有张口,首先有双手,即人不光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而且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更重要的是人作为物质资料的生产者所创造的物质资料,要比人作为物质资料消费者消费的物质资料多得多,因此,人是最宝贵的,人多是优势。以下哪项最有力地削弱了上述论证?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