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反应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 )。
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反应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 )。
admin
2021-11-12
52
问题
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反应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A、燃烧的钠粒放入CO
2
中,燃烧且有白色和黑色颗粒产生,黑色颗粒是C,白色颗粒可能是Na
2
CO
3
B、NH
3
通入AgNO
3
溶液中,先有沉淀后消失,AgOH具有两性
C、乙醇蒸气通过灼热的:Fe
2
O
3
固体,红色固体变为黑色,且有刺激性气味,乙醇还原Fe
2
O
3
一定生成Fe和乙醛
D、灼热的木炭放入浓硝酸中,放出红棕色气体,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
2
呈红棕色
答案
A
解析
燃烧的钠粒放入CO
2
中,燃烧且有白色和黑色颗粒产生,黑色颗粒是C,白色颗粒可能是Na
2
CO
3
,反应方程式为4Na+3CO
2
2Na
2
CO
3
+C;AgNO
3
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先有沉淀后溶解是因为AgOH与氨水发生了络合反应,AgOH不是两性氢氧化物;乙醇蒸气通过灼热的Fe
2
O
3
固体,乙醇一定被氧化为乙醛,但生成的黑色固体除铁外还可能是四氧化三铁或氧化亚铁;灼热的木炭放入浓硝酸中,放出红棕色气体,也可能是浓硝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或是浓硝酸被木炭还原生成的一氧化氮遇空气中的氧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O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请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渴望春天》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
师:看我手中的这张报纸,请大家帮我想一想,我怎样做才能让它发出不同的声响呢?生:揉、吹、打、撕……师:俗话说,“察其言,观其行”,那大家再猜一猜,我会在怎样的情绪下,才会有这样的举动呢?(教师做一系列动作)生:心情好的时候揉报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课题名称】《中国古典舞》【教学对象】选修“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学跳古典舞《春江花月夜》【主要目标】学习《春江
分析下列旋律。要求:(1)写出调式调性。(2)画出曲式结构图示。(3)分析说明乐曲旋律的发展特点。
“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出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这句话是以下哪一位教育家的观点?()
腼腆的小丽在本学期的音乐课中经常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且能够说出一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体裁。教师在本学期的考评中给小丽以下评语:“小丽同学越来越主动参与音乐课堂活动,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够说出一些简单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体裁,进步非常大。”这种评价方式是(
几位同学针对食物链“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发表了他们各自的见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有关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叙述正确的是()。①植物芳香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发,因此可利用蒸馏法提取②压榨法是利用机械压力榨出芳香油③将新鲜的植物材料浸泡在用于萃取的有机溶剂中,然后蒸去溶剂,即可获得植物芳香油,此为萃取法④吸香法利
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刺激后,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与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图中纵轴表示膜电位,横轴表示钠离子浓度对数值)
如图7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相关的主要系统及其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②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随机试题
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患者,女,17岁。弛张热7天,2天来面颊部出现对称性水肿性红斑,指端及甲周有红斑。实验室检查:Hb90g/L,WBC3.4×109/L,尿蛋白(+++),抗核抗体(+),狼疮细胞(+)。患者的诊断是
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做前列腺切除术是切除()
属于“母病及子”的是
关于糖、脂、氨基酸代谢表述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施工风险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关于进出口税费的计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是银行从业人员制定个人财务规划的基础和根据,决定了客户的目标和期望是否合理,以及完成个人财务规划的可能性。
ArtificialSpeechBecausespeechisthemostconvenientformofcommunication,inthefuturewewantessentiallynaturalcon
QuantitativeResearchinEducationManyeducationresearchersusedtoworkontheassumptionthatchildrenexperiencediffe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