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
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
admin
2016-06-12
48
问题
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
选项
答案
法条竞合是指一个行为同时符合数个法条规定的犯罪构成,但从数个法条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只能适用其中的一个法条,当然排除适用其他法条的情况。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一行为数法,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 二者联系如下: (1)两者的行为人都只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 (2)一个行为都触犯了数个法条; (3)对于这一行为最终都只能按照一罪来处罚,适用一个法条。 二者的区别: (1)想象竞合和法条竞合的本质差别就在于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所触犯的犯罪构成是否具有重合关系,并因此得以从若干犯罪构成中选择一个能够恰当、全面评价犯罪行为的犯罪构成。 (2)将想象竞合和法条竞合并列于罪数形态进行研究时亦有显著区别。想象竞合犯是特殊的数罪而与一罪相区别,而法条竟合系“同一犯罪行为,而触犯数法律时,仅适用一法律而排斥其他法律,其罪之本身为单纯之一罪”。 (3)“想象竞合犯中规定不同种罪名的数个法条之间发生关联,是以行为人实施特定的犯罪行为为前提或中介”,此法条之间的联系是偶然的,于法律制定时难以预见;而法条竞合犯的出现,从根本上讲是取决于某些刑法条文规定的犯罪构成具有重合关系的必然结果,于法律制定时即可预见,通过对法律条文的研究已不难认识,从一定程度上讲,数法条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与犯罪行为的发生与否无关。 (4)两者发挥作用的领域不同。想象竞合犯是一种罪数形态,故想象竞合犯理论主要是解决犯罪行为触犯几个罪名,如何处罚的问题;而法条竞合犯主要是法律的适用问题,代表了法条间的关系。是在法条之间因有错综复杂的重合关系而导致均能对一行为进行评价时,如何选择一个最恰当、最全面的罪名的问题。 (5)从处罚原则上讲,对想象竞合犯采取的是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而对于法条竞合犯,则根据各法条之间竞合关系不同,采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全部法优于部分法、复杂法优于简单法等原则,并不一定导致适用重法;也就是选用最恰当的罪名处断。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2n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按预先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来解决管理中经常重复出现的问题,称为( )。
为了获得特定资料或者确切的回答而直接提问的方式属于()。
一个企业经营了20年,由于产品和资金方面的原因,需要和另外一个企业合并。要不要合并?这类决策属于( )决策。
某企业职工小马不喜欢现在的工作,经常出工不出力,多次因工作质量问题与主管领导发生了摩擦,小马想主动解除劳动合同,但又有顾虑,原因是小马在1年前接受企业的安排,到国外参加了专业培训,企业为此支付了4万元培训费用,且小马与企业订立了培训服务期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
(2011年单项选择第26题)甲公司的流动比率高于乙公司,但速动比率却低于乙公司,可能的原因是()。
某生产化妆品的跨国公司,为使产品打进中国市场,在对中国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后,决定以白领女性顾客群体作为其目标市场,集中营销。由于化妆品市场竞争激烈,为使自己的产品获得稳定的销路,该公司着力培养自己产品的特色,决定采取差别化的产品策略以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
某民法典第一条规定:“民事活动,法律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依照习惯;没有习惯的,依照法理。”1.比较该条规定与刑法中“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原则的区别及理论基础;2.从法的渊源的角度分析该条规定的涵义及效力根据;3.从法律解释与
刑讯逼供与暴力取证的区别?
简述想象竞合与法条竞合的区别。
随机试题
关于女性生殖器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下列哪项正确( )
与金属基托比较,塑料基托
在管理承包模式(MC)中,业主要求管理承包商提出保证最大工程费用。关于实际工程费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以下招标采购风险中,属于外部风险的是()风险。
建设投资额高,投资回收周期长,风险大,价格弹性小,对市场数量信号反映不灵敏,资本流动性差。这是()的特点。
[2017年真题]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现浇混凝土墙工程量应()。
恒利发展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股本总额10亿元。恒利发展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筹集1亿元资金,并拟订了发行方案,部分内容如下:(1)拟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1亿元,期限5年,面值100元;(2)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00名的合格投资者,其中:企
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直接薪酬包括()。(2007年11月三级真题)
有人说“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提出的新的路线方针政策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还不能证明它是真理,因而不能坚决贯彻执行。”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不承认党的新路线方针政策()。
A、TRUEB、FALSEB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