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请为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编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请为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编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admin
2016-03-23
26
问题
请为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编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选项
答案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教学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教学突破 1.分别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图,说明两极地区的位置。 2.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用经纬网辨别方向。 3.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4.利用图片等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准备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是哪里的景象。(播放极地地区的景观录像) 总结:这就是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就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板书:两极地区) 2.两极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为什么呢?我们来揭示这一问题。 (板书:冰雪覆盖的地区) 展示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 请同学们从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34’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34’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3.引导: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收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总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4.南北极气温比较。读图对比一下两极的气温值,结合课本有关材料,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差异?(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厚厚的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板书:纬度高,气温低,冰天雪地,南极酷寒、干旱、大风) 5.引导:尽管两极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生命存在,你所知道的最能代表两极的动物各是什么?(南极:企鹅。北极:北极熊) 6.怎样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7.过渡:南极远离人类的居住地,自然条件又非常恶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学家前去考察,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探究下一个问题。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承接过渡语,板书:科学考察的宝地。 1.阅读自学104—106页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南极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是天然的实验室) (板书:丰富的自然资源) 总结:科考环境也是一种宝贵资源。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 (板书:天然实验室) 南极大陆地下的煤是怎样形成的? 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南极大陆原来并不在南极位置,而是位于温带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经过地质变化形成煤层。 2.展示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地区考察的照片,看到这些图片,我们感到很自豪。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从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长城站在西经60°、南纬60°附近。中山站在东经70°、南纬70°附近) 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2月是南极地区气温最高的季节) 小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用经纬线来确定,南极的气候与北极相反。 3.认真阅读105页的阅读材料《穿越南极》,体会南极考察队员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阅读课本地理学家秦大河的描述,体会极地的科考价值。 南极考察如火如荼,自读课本106页内容,说说北极科考为什么越来越频繁。(北极与南极一样,都有重要的科考价值。“二战”之后,人们又在北极地区发现和开采了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 5.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久的将来,两极地区还将为人类提供宝贵的财富。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1.展示日本在南极捕鲸的资料。两极地区都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下同程度地遭到滥捕和滥杀,使两极地区的鲸物种陷入危机之中。人类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我们以展示的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成日本和国际社会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达到探究的目的。(按照日方和国际方各分成两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辩论材料。各组派代表发言、辩论,气氛热烈,精彩之处大家热烈鼓掌。日方的辩论中心:捕鲸是为了搞科研,鲸肉食品只是科研的副产品。国际方的辩论中心:进行科研并不需要每年大规模捕鲸,况且,现代科学技术并不需要杀死鲸鱼来搞科研) (板书: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禁止滥捕、滥杀) 2.总结: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各国要引起重视,务必用条约的形式束缚各国。旨在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于1959年12月签订,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该条约。 (板书:《南极条约》)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了解极地地区,就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它,保护它,为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OJ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让学生明白人体血液循环途径,并通过分析该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理解血液循环对机体的重要作用。”这是某教师教授“人体的血液循环”一课时所确定的重难点。要求:设计“人体的血液循环”一课的教学过程。
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在“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丰富学习资源,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塑料瓶、气球、塑料管、橡皮膜等制作了膈肌运动的模型。该模型属于()。
“花的结构”是“开花与结果”一节的重点内容,某中学生物教师为巩固学生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探究与动手能力,激发其探知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为学生准备了废旧的白色泡沫、多种颜料、粉红与绿色卡纸、细线、废旧毛衣针(金属)、牙签、胶水等材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制
“花的结构”是“开花与结果”一节的重点内容,某中学生物教师为巩固学生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探究与动手能力,激发其探知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为学生准备了废旧的白色泡沫、多种颜料、粉红与绿色卡纸、细线、废旧毛衣针(金属)、牙签、胶水等材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制
根据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设计。某版本教材中有如下活动设计:环境中植被类型不同,蒸腾作用的程度有所差异,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三种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来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4~6人。活动目标:
野生型果蝇的眼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B时,表现为紫眼;当个体不含A基因时,表现为白眼;其他类型表现为红眼。现有两个纯合品系杂交,结果如图6。问题:某小组以上述实验中果蝇为实验材料,尝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状态各不相同,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呈现出质壁分离现象。学生在观察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时,发现若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泡在0.3g/mL蔗糖溶液中时,
材料:以下是某教师关于“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教学设计思路。课前准备:把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准备各种糖(少量)不得少于五种,鼓励种类越多越好,意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并查阅资料了解糖的知识,为课堂上能轻松地突破难点以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糖
随机试题
A.清脂肪酶增高B.清淀粉酶增高C.钙降低D.细胞增多E.DH升高对急性腹痛发病1周后的胰腺炎,较有诊断价值的是
医师发现或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产前诊断”是指
"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有痰积。"载于
若甲公司在贷款和合同欠款到期之前,未告知抵押权人(银行和乙公司)将汽车转让给丙公司,则银行和乙公司有何权利?若银行的贷款到期日在乙公司的合同价款到期日之后,则乙公司是否有权就汽车行使抵押权?如果可以,怎样行使?
我国对特种设备实施全过程一体化的安全监察制度,它包括()等环节。
下列情况属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未达账项有()。
操作系统的功能是()。
现在没有体积小于一立方米而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亿万次级的计算机,所以现在没有体积小于一立方米的计算机,也没有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亿万次级的计算机。上述论证与以下哪项最相似?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A公司准备研发一款手机无线充电器,项目启动时间为2018年1月,项目整体交付时间为2018年6月,按照资源配置和专业分工,公司将项目初步拆为7个子项目,其中,项目A~C
以下关于商业智能的说法中,()是不恰当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