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长河公司与林达公司签订产品订货合同,合同约定:由长河公司为林达公司生产直流屏一套、智能操作模拟屏一面、模拟屏信号柜一面等,价款25万元;自订货之日起7日内预付10万元,到货后7日内付10万元,余款于调试运行后7日内付清;林达公司于5月9日前提供技术资料,技
长河公司与林达公司签订产品订货合同,合同约定:由长河公司为林达公司生产直流屏一套、智能操作模拟屏一面、模拟屏信号柜一面等,价款25万元;自订货之日起7日内预付10万元,到货后7日内付10万元,余款于调试运行后7日内付清;林达公司于5月9日前提供技术资料,技
admin
2009-04-14
39
问题
长河公司与林达公司签订产品订货合同,合同约定:由长河公司为林达公司生产直流屏一套、智能操作模拟屏一面、模拟屏信号柜一面等,价款25万元;自订货之日起7日内预付10万元,到货后7日内付10万元,余款于调试运行后7日内付清;林达公司于5月9日前提供技术资料,技术图纸由林达公司确认签字后生产;6月9日前交货,并且双方约定了验收标准及违约责任。由于长河公司至6月9日仍未能提交全部技术图纸,林达公司于6月16日通知长河公司,解除合同,为此引发纠纷。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选项
A、长河公司与林达公司签订的合同为承揽合同
B、长河公司与林达公司签订的合同为买卖合同
C、林达公司有权解除合同
D、林达公司无权解除合同
答案
1,4
解析
本题涉及承揽合同与买卖合同的区别以及承揽人的义务问题。本案产品系专为林达公司生产,不符合买卖合同中,标的物为种类物的特征,故双方所签订合同应为承揽合同。承揽合同中,定作人享有合同任意解除权,但给承揽人造成损失的,应赔偿其损失。此外,根据《合同法》第94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另一方当事人享有合同法定解除权。本题中,技术图纸应由承揽人长河公司提供,并经定作人林达公司签字确认后生产,由于长河公司至交货期仍未提供技术图纸,致使定作人无法确认图纸,并按期生产,已经构成根本违约,因此林达公司有权解除合同。故本题答案为A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t2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简述元代的五刑体制有何变化?
春秋时期井田制是如何被破坏的?井田制的破坏说明了什么问题?
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机关有何特色?
清末诉讼审判制度确立了哪些新的原则和制度?
案情:鸿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从事生物医药研发。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股东为甲、乙、丙、丁,持股比例分别为37%、30%、19%、14%;甲为董事长,乙为总经理。公司成立后,经营状况一直不错。2013年8月初,为进一步拓展市场、加强经营管
2009年8月6日,若森实业公司与实达贸易公司所属的实用性技术研究所签订技术转让合同。由实用性技术研究所向若森实业公司提供充气沙发技术,若森实业公司在签约后,即向研究所交付了合同约定的技术服务费50万元,模具费4000元。在实施生产过程中,若森实业公司发现
2009年8月6日,若森实业公司与实达贸易公司所属的实用性技术研究所签订技术转让合同。由实用性技术研究所向若森实业公司提供充气沙发技术,若森实业公司在签约后,即向研究所交付了合同约定的技术服务费50万元,模具费4000元。在实施生产过程中,若森实业公司发现
何某(男)与金某(女)于1988年结婚,婚后双方经常发生争吵,但事后还是能够相互谅解。2006年,夫妻双方再次因为子女读书的费用问题发生争吵,进而发生何某殴打金某的现象。金某一气之下,提出离婚诉讼。问:如果金某的离婚诉讼请求得到法院的支持,法院同时对有
枫叶公司向本市的商业银行支行借款100万元用于设备的更新.借款期限为1年。枫叶公司逾期未能偿还借款。银行多次催要,但是遭到枫叶公司拒绝。无奈,商业银行支行提起诉讼。问:如果经过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并且均签收。但是,商业银行支行在签收调解书
下列有关《劳动法》适用范围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渴而多饮为上消;消符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此论见于()(1992年第70题)
目前使用的防静电涂料主要是通过在成膜物质中加入导电助剂。
对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不适合应用的药物是
如果运费为每吨25美元,“运费”栏应填()。
机械操作人员工资应包括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之中。
以下关于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的因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2013年上半年,其他服务业GDF绝对额占第三产业GDP绝对额的比重是()。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从一般视角看,充分陈述法律理由有助于促进公正,但本书(《司法的逻辑:实践中的方法与公正》)作者却提出:司法中是应该作出法律论证,但这种法律论证不应该追求“充分”。为什么?首先,“充分”是指除了运用细节化的明确法律规定和一般形式逻辑推理加以论证这两种方式之外
Whatkindofplaceisyourhometown?
最新回复
(
0
)